劫火烧残古殿空,曾移钟簴上阳宫。
贝多十万华严字,尽在苔痕藓迹中。

注释:

  1. 劫火烧残古殿空,曾移钟簴上阳宫。
  2. 贝多十万华严字,尽在苔痕藓迹中。
  3. 译文:
    劫难烧毁了古寺,只剩下空空的废墟。曾经在上阳宫(即唐代的兴庆宫)上移动过的大钟,现在又回到了那里。
    这十万个字的华严经文,都隐藏在这苔痕斑斑、藓迹斑斑的石壁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寺庙和钟楼被毁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佛教经典的珍视。”劫火烧残古殿空,曾移钟簴上阳宫”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寺庙和钟楼被毁后的景象,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而”贝多十万华严字,尽在苔痕藓迹中”则巧妙地运用了佛教经文中的“贝多”一词来形容寺庙,既体现了诗歌的意境,又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内涵。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文化传统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