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故迹已茫然,阅武亭荒暮草烟。
惟有残碑数行字,游人哦向石池边。

【注释】

南塘:在今江苏吴县东南。故迹:旧迹,指古迹。阅武亭:在今江苏吴县西南。荒暮草烟:暮草上笼罩着烟雾。残碑:指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阅武堂”残碑,在吴江县东。哦:吟咏。石池:即石子塘,在今江苏吴县西南。

【赏析】

《夜坐福泉庵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的作品之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句“南塘故迹已茫然”,以简洁的语言开篇,点明了诗题中的“福泉庵”。南塘,即吴江县东的一片湖泊,曾是唐代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如今这片故迹已然变得模糊不清,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福泉庵的变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惆怅之情。

第二句“阅武亭荒暮草烟”,进一步描绘了福泉庵周围的环境。阅武亭是古代皇家阅兵演武的地方,如今已变得荒凉不堪,暮草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烟雾,给人以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烘托出一种空寂的氛围,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第三句“惟有残碑数行字,游人哦向石池边”,则将笔触转向了福泉庵内部的景致。只见那几块残破的石碑上还残留着几行字迹,这些字迹记录着过往的历史和故事。而游人们则纷纷来到石池边上,吟咏着这些古老的诗词。这里的石池,既是自然的景观,也是文化的象征。游人的吟咏声与石池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却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诗中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