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邻花趁雨移,只愁耽却种花时。
笑予不学刘伶癖,长见闲人荷锸随。
《甲子惊蛰后一日入山二 首其二》赏析
乞得邻花趁雨移,只愁耽却种花时。诗句中描绘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珍惜。诗人通过“乞得邻花”这一行为,表达了自己渴望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而“耽却种花时”则反映了诗人对农耕劳作的热爱,以及在春日里耕种的喜悦。
笑予不学刘伶癖,长见闲人荷锸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雅士饮酒作乐生活的不屑,以及对勤劳耕作者的尊重。刘伶是晋朝时期的一位名士,以醉酒著称,但此处诗人用“不学刘伶癖”来讽刺那些沉溺于酒色之徒的虚度光阴,而赞美辛勤劳动者。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不同人群生活方式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他既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也关注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这种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在赏析《甲子惊蛰后一日入山二首·其二》时,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更能感受到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