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宜夏亦宜秋,水面茅亭石上楼。
恰与少陵诗句似,扶筇二老各风流。

【注释】

溪山:山水。少陵:指杜甫,字子美,号少陵。筇:竹杖。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元和五年(公元800年)夏日在石林所作的一组画题诗中的第九首。

首句“溪山宜夏亦宜秋”,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面,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让人赏心悦目。

次句“水面茅亭石上楼”,进一步刻画了一幅更加生动的画面,水面清澈,亭台古朴,石头楼上的诗人身影更是显得潇洒自如。

第三句“恰与少陵诗句似”,将画面与杜甫的诗句相联系,既赞美了这幅画作,又表达了对杜甫诗歌的崇敬之情。

最后一句“扶筇二老各风流”,则以人物形象为画面增添了生气,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整首诗通过对石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