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宜夏亦宜秋,水面茅亭石上楼。
恰与少陵诗句似,扶筇二老各风流。
【注释】
溪山:山水。少陵:指杜甫,字子美,号少陵。筇:竹杖。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元和五年(公元800年)夏日在石林所作的一组画题诗中的第九首。
首句“溪山宜夏亦宜秋”,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面,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让人赏心悦目。
次句“水面茅亭石上楼”,进一步刻画了一幅更加生动的画面,水面清澈,亭台古朴,石头楼上的诗人身影更是显得潇洒自如。
第三句“恰与少陵诗句似”,将画面与杜甫的诗句相联系,既赞美了这幅画作,又表达了对杜甫诗歌的崇敬之情。
最后一句“扶筇二老各风流”,则以人物形象为画面增添了生气,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整首诗通过对石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