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村落掩柴篱,远寺钟声出树时。
一岁秋从黄叶老,石梁松畔几人知。
《为石林题画幅十二首》其六:萧萧村落掩柴篱,远寺钟声出树时。一岁秋从黄叶老,石梁松畔几人知。
诗句原文:萧萧村落掩柴篱,远寺钟声出树时。一岁秋从黄叶老,石梁松畔几人知。
译文:
在萧瑟的村落之中,篱笆被柴火掩盖。远远地,寺庙的钟声飘荡在树林中。随着一年的结束,黄色的树叶开始凋零。石桥旁的松树旁,又有谁能知晓这些变化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稍带忧伤的秋天景象。诗中的“萧萧村落”和“远寺钟声”,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静谧祥和的画面。村落的柴篱与远处寺庙的钟声形成一种对比,钟声似乎穿透了时间的束缚,带来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诗人用“一年秋从黄叶老”来形容时间的流逝,黄叶的凋零不仅是秋天的象征,也是生命更迭的一种表现。最后一句“石梁松畔几人知”,则让人不禁思考,在这样的景致中,还有几人能够体会到这份深沉的情感和对岁月无声流逝的认识呢?这种反问增添了一层哲理的色彩,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