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蔓丛深咽露微,如何不织禦寒衣。
清霜一夜飘零后,粉蝶蜂腰一样归。
《络纬声四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瓜蔓丛中的络纬鸟和露水、秋天的霜冻等自然景象,借以表达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考。下面将按照要求进行逐句解读:
- 诗句释义:
- “瓜蔓丛深咽露微”:形容夜晚瓜蔓丛密布,露水在微微闪烁。
- “如何不织禦寒衣”:表达了络纬鸟因寒冷而织造衣物的情景。
- “清霜一夜飘零后”:描述了清霜在一夜之间随风飘落的景象。
- “粉蝶蜂腰一样归”:比喻秋天的霜降后,万物开始凋零,如同蝴蝶般轻盈地返回了家。
- 译文:
- 在瓜蔓丛中,夜深人静之时,我仿佛听见了络纬鸟的鸣叫声,它低声细语,似乎在诉说着寂寞与无奈。
- 为何不在这寂静的夜晚,为抵御严寒,编织一件御寒的衣服呢?这或许是络纬鸟心中的愿望。
- 一夜之间,清霜悄然飘落,如同一场无声的雪,带走了秋日的繁华,也预示着冬天的到来。
- 那些曾经翩翩起舞的蝴蝶,如今都化作了轻盈的身影,回到了它们的家中。而我,却依旧在这寂静的夜晚,聆听着络纬鸟的歌声。
- 赏析:
- 此诗以络纬鸟的鸣叫为引子,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引发了诗人对人生、时间流逝以及季节更迭的思考。
- 络纬鸟的歌声在深夜中显得尤为清晰,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物习性的细致观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 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 全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杜甫的《络纬声四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现象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以细腻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诗人杜甫及其创作风格的绝佳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