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野寺入云根,径转峰回始到门。
石色溪声如太古,闲花幽草似仙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萧萧野寺入云根,径转峰回始到门。
注释:萧萧,形容山寺周围的环境寂静清幽;野寺,指远离城市喧嚣的寺庙;云根,指云雾缭绕的山峰;径转峰回,形容山路曲折,引人深思;始到门,意指终于到了寺庙的大门。
石色溪声如太古,闲花幽草似仙源。
注释:石色,指岩石的颜色;溪声,指溪水的流动声;太古,指远古时期;闲花幽草,形容花草生长得十分安静祥和;似仙源,指仿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扈驾西山至南苑纪事诗四十首中的第一首诗。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前两句描写了进入寺庙后所见的景象,用“萧萧野寺”来形容周围环境的静谧,用“径转峰回”来表现山路的曲折迂回,最后到达寺庙的大门。中间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用“石色”和“溪声”两个关键词来表达石头的颜色和溪水的流淌声,同时将这种声音比作远古时期的声音,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最后两句则是对花草的描绘,用“闲花”和“幽草”来形容花草生长得十分安静祥和,如同神仙居住的地方一般。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