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篆朱浓墨未干,棒持暮出禁云端。
数承汪濊恩施重,益愧愚蒙报答难。
【注释】:
六月五日:农历五月初一,古人称“六日节”或“端午”。特召:皇帝亲自召见。英:指张载字子厚,北宋学者、哲学家。懋勤殿:皇宫中收藏书籍的殿堂,皇帝常在这里接见大臣,讨论国事,讲学论道。
上讲:向皇帝讲授学术道理。中庸: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是孔子晚年对弟子言传的有关治理国家的一套政治纲领。太极西铭之学:即《西铭》,为周敦颐所撰。《西铭》:又称《诚明篇》,内容强调“诚”的重要性,认为诚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人修身治国的根本。
命:命令、指示。敷陈经书大义:陈述《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儒家经典中的道理。复:又、再,指皇上再次赐予恩典。宸翰:皇帝的书札。书忠孝存诚大字二幅:皇上赐予张载书写的“忠孝存诚”四字,每字都是丈余长,非常壮观。
不胜荣幸:十分荣幸。恭赋八首:恭敬地写八首诗。其八:第八首诗的序号。
【赏析】:
此诗作于庆历二年(1042年),当时张载在京师(今陕西西安)应召赴京,被召至懋勤殿上讲《中庸》《太极图说》《西铭》三篇文章,受到宋仁宗的赏识。于是,他写下了这首七律。
首联写张载进宫的情景。六月五日这天,朝廷特召张载到懋勤殿,给他讲解《中庸》和《太极图说》这两篇儒学经典。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张载手捧经书,暮色将临时才走出皇宫,来到京城。
颔联写张载感激之情。自从张载进入京城后,皇帝对他格外照顾,给予了很多恩赐,使他感到十分荣幸。然而他觉得自己很愚笨,对于皇帝赐予的恩惠,报答起来十分困难。
颈联写张载对皇帝赐给他的“忠孝存诚”大字的感激之情。他认为,这四个字不仅体现了皇帝对他的重视,也反映了皇帝对他的信任和期望。他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觉得有些压力。
尾联写张载内心的感受。他非常感谢皇帝给予他的荣耀和恩惠,同时也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研究儒家经典,以回报皇帝对他的信任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