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垂帘气蚤融,绛纱弟子馈芳丛。
最怜梅萼寒香里,却讶桃花朔雪中。
素壁夜添孤干影,冰弦晓映数枝红。
黄柑绿橘青铜镜,位置聊同六一翁。
【注释】
温室:指温室中种植的花卉、蔬菜等。垂帘:垂下帘幕。气蚤融:气氛已经暖和了。绛纱:红色的纱衣,这里代指宫女。馈:进献。芳丛:香花丛。最怜:最爱。梅萼:梅花的花萼,即花朵未开放的苞片。寒香里:冷清的香气中。朔雪中:寒冷的雪中。素壁:白墙。孤干影:孤单的树影。冰弦:冰制的琴弦。映:反射。数枝红:数枝鲜艳的红色。黄柑绿橘青铜镜:黄色的橘子和绿色的柑橘,铜制的镜框。六一翁:晋人王子敬(王羲之),有“一丘之貉”之称,后以“六一”为隐者的代称,这里指诗人。
【赏析】
本诗首联写室内外景物;颔联写室内景致;颈联对仗工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尾联写室内陈设。全诗语言清新隽永,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温室垂帘气蚤融,绛纱弟子馈芳丛。”首联写室内外景物。温室是人工营造的温暖环境,垂帘是遮挡阳光的帷幕。在温暖的气候下,空气已经暖和起来了。“绛纱”,红色轻软如纱的衣服,这里指宫女。“馈”,进献,指献上鲜花。这两句写室外景。室内外都显得格外美丽。
“最怜梅萼寒香里,却讶桃花朔雪中。”颔联写室内景致。这两句用反衬手法来写室内景色。梅萼,梅花的花萼,即花未开放时的蓓蕾;寒香,指梅萼散发出的香味。朔雪,指寒冷的雪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最爱梅花在寒冷中的芳香;却又惊奇地发现,桃花在寒冷的雪花中竟也开放了。
“素壁夜添孤干影,冰弦晓映数枝红。”颈联对仗工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素壁,白色的墙壁。孤干影,单独的树枝的影子。冰弦,冰制的琴弦。这两句描写室内陈设。洁白的墙壁增加了孤干的幽静,晨光照耀之下,几枝红色的花朵显得格外艳丽。
“黄柑绿橘青铜镜”一句点出室内陈设的主题。黄柑绿橘,泛指柑橘类水果。青铜镜,古代铜制的镜子。这四句写的是室内陈设。这四句意思是说,黄柑绿橘放在青铜镜前,显得更加可爱。
“位置聊同六一翁。”尾联写室内陈设。诗人把室内陈设与晋人王子敬相提并论。王子敬曾号六一居士,这里指诗人自己。这两句意思是说,室内陈设的位置与晋人王子敬相同。
这首诗写室内陈设,不从一般角度着笔,而是选取了最能表现室内陈设特点的景物和事物,加以精心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美丽的环境中。
【译文】
温室里的垂帘已飘动,气温早已暖和起来,红色纱衣的女子们送来了鲜花。
最可爱的还是那梅花在寒冷中的芬芳,惊讶于桃花在寒冷的雪花中竟然开放了。
白色的墙壁上又增添了一枝孤独的树枝影子,晨光中几枝鲜红的花朵更显得娇嫩欲滴。
黄柑绿橘放在青铜镜前,位置和晋人王子敬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叹各种花卉的形色,抒发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诗中所写的植物,都是作者熟悉的,它们在诗人笔下栩栩如生,各具情态。
诗的开头两句写温室中的气氛:“温室垂帘气蚤融,绛纱弟子馈芳丛。”这里的“下垂帘幕”、“绛纱弟子”都写出了居室的温馨与舒适。“气蚤融”三字既写出了温室的温度,又写出了温室中的人们的心情。“芳丛”,指的是各种花卉的集合体,是诗人咏赞的对象。
第三句“最怜梅萼寒香里,却讶桃花朔雪中”则由写室内转向室内外的景物。“梅萼”是指梅花的花苞,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因此诗人特别喜爱它。而“桃花”则代表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朔雪”指的是冬日的雪景,它虽然覆盖了一切,但仍然无法阻挡春的到来,于是诗人就感到奇怪了:桃花怎么会在冬天的雪中开放呢?其实这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有些花在严冬时节依然开放,所以诗人才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一疑问既是对自然的赞叹,也是对生命力的赞美。
接下来“素壁夜添孤干影,冰弦晓映数枝红。”则是写室内景象。“素壁”指的是白色的墙壁,它在这里起到了烘托的作用,使室内更加明亮、更加温馨。“孤干影”指的是一株树木的枝叶,它在这里起到了陪衬的作用,使室内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冰弦”则是一根琴弦,它在这里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使室内更加优雅、更加宁静。而最后“黄柑绿橘青铜镜”则是写室内陈设。“黄柑绿橘”指的是黄色橘子和绿色橘子,它们在青铜镜前摆放得整整齐齐、井井有条。“青铜镜”则是一面古铜色的镜子,它在这里起到了衬托的作用,使室内陈设更加古朴、更加典雅。
整首诗的语言清新隽永,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