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幽旷水泉清,近接群峰紫翠横。
太液疏池千涧入,灵和种柳十年成。
承恩数沗丹霄直,顾影频惊白发生。
宫漏声希铃索静,慵开书帙此时情。
丙子秋日直畅春园韵松轩即事兼呈泽州江村静海虞山四首
其一
西郊幽旷水泉清,近接群峰紫翠横。
太液疏池千涧入,灵和种柳十年成。
承恩数沗丹霄直,顾影频惊白发生。
宫漏声希铃索静,慵开书帙此时情。
注释:
丙子:天干地支中的第三十九个组合,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年号。
直畅春园:指的是康熙皇帝在直畅春园中赏景、游玩。
即事:指眼前所见之事,这里指在直畅春园中的所见所闻。
兼呈:同时呈现给读者。
泽州:位于山西省,当时是康熙皇帝的一个行辕驻地。
江村:指的是康熙皇帝在泽州时的一个乡村。
静海:指的是康熙皇帝在泽州的一片湖泊。
虞山:位于江苏省,当时是康熙皇帝的避暑山庄。
四首:这里指《虞山四首》。
其一首:这是第四首诗的第一句。
西郊:指的是康熙皇帝在京城西边的郊外。
幽旷:寂静空旷的意思。
水泉:指的是清澈的泉水。
近接:靠近。
群峰:指的是周围连绵不断的山峰。
紫翠:紫色的翠绿,形容山上的景色。
太液:指的是古代帝王宫苑中的水池。
疏池:指的是宽敞的池塘。
千涧:指的是众多的山涧溪流。
灵和种柳:指的是灵和帝在京城西边种下的柳树。
成:种植成功。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
数沗(shí)丹霄直:指的是多次获得皇帝的青睐,地位直通云端。
顾影:回头望自己的影子,比喻自我反省。
白发生:指人的头发变白了,这里比喻人已经老了。
宫漏声希:指的是皇宫中计时的钟声稀少。
铃索:古代宫廷中的一种响器,发出悠扬的声音。
静:安静,这里用来形容宫廷中的宁静气氛。
慵开书帙:指懒得打开书籍阅读。
此情:这里的“情”可以理解为一种闲适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康熙皇帝在直畅春园即事兼呈泽州江村静海虞山四首中的第四首。全诗以描绘西郊的景色为主,表达了康熙皇帝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首句“西郊幽旷水泉清”,描绘了西郊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次句“近接群峰紫翠横”,进一步描绘了西郊周围的群峰,紫色的翠绿与山峰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第三句“太液疏池千涧入”,提到了太液池和千涧溪流,太液池是北京故宫中的一个大型水池,千涧溪流则是指众多山涧溪流汇入其中的景象。第四句“灵和种柳十年成”,提到灵和帝在京城西边种下的柳树,经过十年的种植,已经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继续描绘了西郊的美景,第五句“承恩数沗丹霄直”,描述了康熙皇帝多次得到皇帝的宠爱,地位直通云端。第六句“顾影频惊白发生”,则表达了康熙皇帝回首往事,感叹自己已经老了的情感。第七句“宫漏声希铃索静”,描绘了皇宫中的钟声稀少,铃索也显得安静了下来,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的气氛。最后一句“慵开书帙此时情”,则表达了康熙皇帝懒得打开书籍阅读的心情,反映了他此时闲适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西郊美景的描绘,展现了康熙皇帝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