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搆茅亭绿树边,看锄山麓作花田。
剪蔬客到新凉日,抱瓮人闲细雨天。
永叔诗中思颍水,文饶海外忆平泉。
几人稳作林塘主,今古风流定孰贤。

《锄山脚地种花二首·其一》是清朝诗人张英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拟搆茅亭绿树边,看锄山麓作花田。”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诗人在绿树丛生的山脚下搭建了一个茅亭,准备在这里辛勤劳作,将这片土地改造成一片花田。这里的“拟”字表示诗人的想象与设想,他计划着如何在这个环境中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看锄山麓作花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剪蔬客到新凉日,抱瓮人閒细雨天。”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当客人来访时,诗人会用新鲜的蔬菜招待他们;而当天气变得凉爽时,他也会抱着一只水罐享受片刻的宁静。这里的“剪蔬”和“抱瓮”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和对大自然的亲近。

“永叔诗中思颍水,文饶海外忆平泉。”这句引入了两位唐代文人——宋祁(永叔)和苏轼(文饶)。诗人通过这两位文人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念着颍水和平泉的美景。这里的“永叔”和“文饶”指的是宋代的两位文学家,他们的作品中有着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向往。

“几人稳作林塘主,今古风流定孰贤。”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当今时代,谁能像古代的隐士那样成为山林的主人呢?这个问题既是对古人隐居生活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感慨。诗人通过对古代隐士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能够远离尘世纷扰、过上隐居生活的人的喜爱和敬仰。

《锄山脚地种花二首·其一》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文化和人生价值的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能体会到他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