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藻思满沧洲,常向旗亭物外游。
燕市黄花争迓客,津门紫蟹正迎秋。
高谈尽爱陈惊坐,佳句群推赵倚楼。
木落霜飞偏惜别,石城南望大江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送方邵村还金陵二首 其二》。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第1句:“闲情藻思满沧洲,常向旗亭物外游。”
- “闲情”指闲暇时的情绪或心情;
- “藻思”即藻饰的思考,指精心构思的思绪;
- “沧洲”指的是宽广的水边或湖边,这里借指广阔的自然景致;
- “常向旗亭物外游”中的“旗亭”是指古代酒馆的名称,而“物外游”意味着在自然景物之外自由自在地游玩。这两句诗表达的是作者经常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享受与大自然的亲近和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第2句:“燕市黄花争迓客,津门紫蟹正迎秋。”
- “燕市”泛指热闹的市集,可能指北京或南京等地的市场;
- “黄花”通常指菊花,这里可能暗指秋天的植物;
- “紫蟹”是指一种色泽偏紫的螃蟹,这里特指秋季捕捞的螃蟹;
- “迓客”意为迎接客人的到来,这里指市场的人们热情欢迎游客;
- “津门”则是指渡口的大门,这里用来指代靠近渡口的地方;
- “秋”表示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们准备过冬的时间。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市场的景象,人们忙于接待来自远方的客人,市场上的螃蟹也正好上市,为人们的秋季带来了欢乐。
第3句:“高谈尽爱陈惊坐,佳句群推赵倚楼。”
- “高谈”形容谈论的内容高雅、深刻;
- “陈惊”可能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或者学者;
- “赵倚楼”同样是一个文人的名字,可能是指某位擅长写诗的人。这句诗表达了对这些人才华的认可和欣赏。
- 这两句话反映了当时文化圈内的交流和相互尊重的文化风尚。
第4句:“木落霜飞偏惜别,石城南望大江流。”
- “木落霜飞”形容树叶凋零、霜花覆盖,通常用来比喻秋天的景象;
- “石城”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用来形容某种坚固不移的意志;
- “大江流”则是形容长江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景象。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感伤之情。诗人在秋天的自然景观下,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情景感到不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具体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诗人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象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世界。诗中不仅描绘了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还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活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社会的风貌,反映出唐代社会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