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清话茗香随,曲径疏篱绕涧池。
鹤舞自骄明月影,人过却在落花时。
小龛佛据枯藤坐,高阁门依老树支。
欲学东坡书小记,中庭荇藻正参差。
三月十四夜过念斋园中
良宵清话茗香随,曲径疏篱绕涧池。
鹤舞自骄明月影,人过却在落花时。
小龛佛据枯藤坐,高阁门依老树支。
欲学东坡书小记,中庭荇藻正参差。
注释:
良宵:美好的夜晚。茗香:茶叶的香气。曲径:曲折的小路。疏篱:稀疏的篱笆。涧池:山间的水池。鹤舞自骄:形容白鹤在月下翩翩起舞。明月影:月光下的倒影。落花时:花开时节。小龛:小屋子,指禅房。佛据:佛像盘腿坐在。枯藤:已经枯死的藤蔓。高阁:高大的楼阁。老树支:古树支撑着楼阁。东坡书小记:苏轼的《赤壁赋》中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句子,这里用苏轼的典故。荇藻:水草。参差:参差不齐。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夜晚园中景色的小令诗。全诗通过对园中景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
首句“良宵清话茗香随”,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茶香的氛围。良宵,美好的夜晚,清话,安静地聊天。茗香,茶的香气。这里的“茗香随”暗示了茶香随着夜晚的宁静而弥漫开来。
第二句“曲径疏篱绕涧池”,描绘了园中的小路、篱笆和水池的景象。曲径,弯曲的小路。疏篱,稀疏的篱笆。涧池,山间的水池。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的园中图景。
第三句“鹤舞自骄明月影”,描述了月光下的鹤舞。鹤舞,鹤在月光下翩翩起舞。自骄,自得其乐,骄傲。明月影,月光下的倒影。这里的“自骄”和“明月影”形成了一种对比,既展现了鹤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四句“人过却在落花时”,描述了人们在园中走过,而花儿却在凋谢的时候。人过,人们走过。却,反而。落花时,花开时节。这里的“却”字,既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
第五句“小龛佛据枯藤坐”,描绘了佛龛和枯藤的画面。小龛,小屋子。佛据,佛像盘腿坐在。枯藤,已经枯死的藤蔓。这里的“据”字,暗示了佛像与枯藤之间的和谐共处。
第六句“高阁门依老树支”,描绘了高阁和老树的画面。高阁,高大的楼阁。门依,门依附着老树。这里的“依”字,既表达了楼阁与老树之间的依赖关系,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七句“欲学东坡书小记”,表达了诗人想要学习苏轼《赤壁赋》中的句子的愿望。东坡,苏轼的号。书小记,写小记。这里的“学”字,既表明了诗人的学习态度,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第八句“中庭荇藻正参差”,描述了中庭里的水草和荇藻的景象。中庭,庭院。荇藻,水草。参差,参差不齐。这里的“参差”一词,既描绘了水草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园中夜晚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园中景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中的关键词如“茗香”、“明月”、“鹤舞”、“落花”、“小龛”、“枯藤”、“高阁”、“门依”、“欲学”、“中庭”、“荇藻”等,都富有深刻的意蕴和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