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冉冉立寒塘,不向花时斗艳妆。
乍褪红衣沙岸冷,频摇白羽水亭凉。
独怜潋滟垂秋露,未觉萧疏带晓霜。
此是青莲投老日,风流莫漫说徐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根据注释翻译诗歌,并注意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的写作手法。

本诗前两句描写荷花、秋莺,后两句写秋荷、秋莺的孤独处境。诗人用“冉冉”“独”等词,写出了芙蕖和秋莺在花时不斗艳妆,而是独自立寒塘、水亭、秋露中,表现出它们不与百花争妍斗丽的高洁品格。

【答案】

(其一)

芙蕖冉冉立寒塘,不向花时斗艳妆。

乍褪红衣沙岸冷,频摇白羽水亭凉。

独怜潋滟垂秋露,未觉萧疏带晓霜。

此是青莲投老日,风流莫漫说徐娘。

译文:

荷花慢慢悠悠地立在寒凉的水塘里,不像鲜花那样竞相打扮。刚从花丛中脱去那鲜红的衣裳,岸边便显得更加寒冷;频频摇动着洁白的羽毛,亭中的人也感到清凉。只有这荷花,独自欣赏秋天的露珠,并不觉得萧瑟的秋风吹起。这荷花正是当年青莲仙子衰老之时,她的姿色还如此风流美丽。不要像那些年轻貌美的徐娘,到处炫耀自己。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芙蓉和秋莺为咏对象,抒发诗人对它们高洁品格的赞美之情。首句写芙蓉,次句写秋莺。芙蓉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君子之花,它不与百花争艳丽,而独自盛开在寒塘之上。芙蓉之美,在于它的纯洁高雅,不同于牡丹之富贵娇媚、菊花之清寒素雅等其他花类。芙蓉虽美,但不张扬,也不炫耀。诗人用“冉冉”“独”等词,写出了芙蓉和秋莺在花时不斗艳妆,而是独自立寒塘、水亭、秋露中,表现出它们不与百花争妍斗丽的高洁品格。芙蓉虽好,却也有凋谢之时,诗人用“冉冉”“独”等词,表现了芙蓉和秋莺的孤寂处境。芙蓉虽美,却也容易凋残;秋莺虽婉转悠扬,也难逃死亡的命运。芙蓉和秋莺都面临着生命结束的那一天,诗人用“冉冉”“独”等词,表达了诗人对芙蓉和秋莺的怜惜之情。芙蓉虽然凋谢,但它仍保持着高洁的风韵;秋莺虽已逝去,但它仍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芙蓉和秋莺的遭遇,使诗人想到了青莲仙子。青莲仙子是道教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她曾下凡到人间,在江州司马任上时,曾与白居易有过一段交往。白居易当时才25岁,他写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送给李白:“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李白看了这首诗后,十分佩服白居易的才华,于是写了这首《赠卫尉张卿》,赞扬白居易“风流天下称”,希望他能像古代的青莲仙子一样,保持青春常驻的美貌风采。诗人将芙蓉和秋莺比作青莲仙子,表明他对它们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芙蓉和秋莺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它们的美,既不是人为所能制造的,也不是人世间所独有的。诗人用“此是”“莫漫说”等词,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追求。他认为自然界的美是最值得赞美的,人世间的美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