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无复遍香堤,雨后霜前若剪齐。
难报春晖犹有恨,时含清露总如啼。
寒烟陌上连天远,秋色江南逐路低。
此际闲吟还极目,关情何异踏花蹊。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秋兴八首》中的第三首,也是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首。全诗如下:

芊芊无复遍香堤,雨后霜前若剪齐。
难报春晖犹有恨,时含清露总如啼。
寒烟陌上连天远,秋色江南逐路低。
此际闲吟还极目,关情何异踏花蹊。

注释:

  1. 芊芊:形容草长得很茂盛的样子,这里指草地。
  2. 无复:不再有,没有再的意思。
  3. 遍香堤:遍地铺满香气,这里比喻草丛。
  4. 雨后霜前:指天气寒冷的时候。
  5. 剪齐:整齐划一的样子。
  6. 难报:难以报答或回报。
  7. 春晖:春天的阳光,这里指春天的温暖。
  8. 犹有恨:仍有遗憾。
  9. 清露:早晨的露水。
  10. 寒烟:冷雾或烟雾,这里指秋天的景色。
  11. 陌上:田间小路上。
  12. 连天远:远处连接着天空。
  13. 秋色:秋天的景色。
  14. 逐路低:随风飘落,降低到很低的位置。
  15. 此际:这个时候,此处。
  16. 闲吟:闲暇时的吟咏。
  17. 极目:极目远望。
  18. 关情:触动情感。
  19. 踏花蹊:行走在花开的小道上,比喻欣赏美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霜白、烟雾缭绕的秋日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

首句“芊芊无复遍香堤,雨后霜前若剪齐。”以“芊芊”形容草地茂密,覆盖了整个香堤。接着用“雨后霜前若剪齐”比喻草被霜打过后的整齐排列,既写出了霜降时节草的变化,也暗合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

次句“难报春晖犹有恨,时含清露总如啼。”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温暖的怀念和遗憾。春风的温暖虽美,但总有未尽之意,就像那清晨的露水,总是带着哀怨。

接下来的“寒烟陌上连天远,秋色江南逐路低。”描绘了秋天景色的变化,从北方的田野到南方的江边,景色逐渐变得萧瑟而深沉。

最后两句“此际闲吟还极目,关情何异踏花蹊。”反映了诗人在此时此地的心情,他选择在这样一个秋日独自漫步,不仅是为了观赏这美丽的景色,更是在寻找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寄托。这种心境与漫步在花径上赏花的情景不谋而合,都是一种寻求心灵慰藉的表达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