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扁舟江上人,昔年曾此滞河滨。
秣陵烟树迷青嶂,采石风涛起白蘋。
避暑同依僧舍柳,摊书还扫佛龛尘。
重过旧路无相识,谁解临风感叹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海印庵忆旧》。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赏析:
第一句: 兄弟扁舟江上人,昔年曾此滞河滨。
- 注释: “兄弟”指诗中的两位朋友,”扁舟”是指小船,”江上人”表示在江上航行的人。”昔年”指的是过去的时间,”曾此”则表示曾经在这里停留。
- 译文: 我和我的朋友们乘船在江上航行,以前就曾在河边停留过。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们一起在江上旅行的回忆,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第二句: 秣陵烟树迷青嶂,采石风涛起白蘋。
- 注释: “秣陵”是今天的南京,古代称为金陵,是南京的古称,”烟树”指的是山中树木被烟雾笼罩的景象,”青嶂”是指绿色的山峰,”采石风涛”则是指采石矶的风浪,”白蘋”是一种白色的草本植物,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水生植物。
- 译文: 秣陵的山林被薄雾和烟雾笼罩,采石矶的水面上波浪起伏,激起了白蘋的波动。
- 赏析: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江上风景的画面,既有自然的宁静美,也有动态的生动感。
第三句: 避暑同依僧舍柳,摊书还扫佛龛尘。
- 注释: “避暑”是指夏日避暑,”僧舍柳”可能指的是寺院旁边的柳树,供僧侣居住或休息。”摊书”是指摆弄书本,”佛龛尘”可能指的是佛像前的香灰,因为佛教徒常在此烧香供奉。
- 译文: 我们夏天一起避暑时,都住在寺院旁边的柳树下;我整理书籍,还用笤帚打扫佛像前的灰尘。
- 赏析: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在寺庙中避暑、学习的情景,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尊重。
第四句: 重过旧路无相识,谁解临风感叹频。
- 注释: “重过旧路”表示再次走过过去的路,”无相识”意味着没有人认识我,”谁解临风感叹频”则是在问,谁能理解我对着风发出感慨的心情?
- 译文: 再次走过那条熟悉的道路,却没有人认识我;谁能理解我对着风吹动树叶时的感叹呢?
- 赏析: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友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