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作花花正然,寒宵春色倍堪怜。
月光暗处垂金粟,佛火堆中长白莲。
旅客敲残秋漏里,美人挑落晚风前。
何如绣阁珠帘下,并蒂同心照绮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镫花》。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第一句:“银烛作花花正然。”
注释:银色的蜡烛正在燃烧,犹如盛开的花朵。
赏析:这里用“银烛”来形容蜡烛的光芒明亮如花,形象生动。

第二句:“寒宵春色倍堪怜。”
注释:在寒冷的夜晚,美丽的景色让人倍感珍惜。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夜中,看到美丽的景色而感到惋惜的情感。

第三句:“月光暗处垂金粟。”
注释:在月光昏暗的地方,可以看到金色的粟米。
赏析:这里的“月光暗处”形容了月亮被云层遮住的情景,使得地面上的景象显得暗淡无光。而“垂金粟”则描绘了月光下粟米闪烁的景象,给人一种美丽而神秘的感觉。

第四句:“佛火堆中长白莲。”
注释:在佛火(佛教中的火焰)照亮的炉灶里,生长着像白莲一样的植物。
赏析:这里用“佛火堆”来形容炉灶中火光映照出的景象,使得周围的环境变得明亮温暖。而“长白莲”则描绘了这些植物生长得异常茂盛,如同白色的莲花一般美丽。

第五句:“旅客敲残秋漏里,美人挑落晚风前。”
注释:旅客敲打着秋漏的声音渐渐消失,而美人也在挑落晚风前的身影中逐渐远去。
赏析:这句诗通过“旅客敲残秋漏里”和“美人挑落晚风前”两个动作,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物的离去。同时,这两个动作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感慨。

第六句:“何如绣阁珠帘下,并蒂同心照绮筵。”
注释:不如在华丽的房间里,两颗心并蒂相连,相互照耀着锦绣的筵席。
赏析:这句话是对前面的诗句的总结和升华。它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状态,即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