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山色翠漫漫,常向宜城陌上看。
望入江南秋色里,青当皖口白云端。
遥连野水岚光湿,半背斜阳树影寒。
极目千峰倍惆怅,何年策杖蹑层峦。

【注释】

望龙山:指安徽省当涂县的龙山。唐时,这里曾建有龙山寺。

皖口:即今安徽安庆市西南之石湖嘴,为长江与青弋江汇合处的一个小岛。

层峦:重叠的山岭。

“何年”句:何时才能拄着拐杖攀登这层层叠叠的山峰呢?

【译文】

二龙山色翠茫茫,常向宜城陌上看。

远远望去,江南秋色里,青天白云相间。

遥连野水岚光湿,半背斜阳树影寒。

极目千峰倍惆怅,何年策杖蹑层峦。

【赏析】

此诗首句写景,次句点题,三、四句写远景,五、六句写中景,七八句写近景,最后二句抒发感慨之情。全诗意境雄浑,气势豪迈,是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

“二龙山色翠漫漫”,开篇便点出所咏之物,即龙山。“二龙”二字,既指龙眠两山,又暗含了诗人的自谦之意。“翠漫漫”,形容山色青绿,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给人以宁静之感。“常向宜城陌上看”,诗人站在城郊的路上,望着远处连绵不断的青山,心情无比舒畅。他喜欢这种自然美景,常常驻足欣赏。

“望入江南秋色里,青当皖口白云端”,继续描绘诗人所看到的景色。他看到,远处的天空被秋色染得一片金黄。而那蓝天白云之间,正是那片青翠欲滴的龙山。诗人不禁感叹道:“遥连野水岚光湿,半背斜阳树影寒。”远处的野水雾气蒙蒙,笼罩在山间的云雾使得整个山体显得朦胧而神秘。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给山间增添了几分寒意。

“极目千峰倍惆怅,何年策杖蹑层峦?”诗人放眼望去,只见群山连绵,层峦叠嶂。他不禁感慨万分,心中充满了惆怅之情。他想什么时候才能拄着拐杖登上这些山峰呢?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宏大,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