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垣苔藓绿,樊圃称幽栖。
柿叶当窗密,瓜藤映户低。
雷声殷树北,雨脚过庭西。
微觉惊残梦,黄昏度马蹄。
【注释】:
戊寅日,夏季。郊居:在郊外的住处。浃旬:十天。樊圃:樊花,即牡丹。称幽栖:形容环境幽雅宁静。柿叶,柿子树叶。当窗密:窗户上密布着。瓜藤,指葫芦藤。映户低,映照在门上。殷声,雷声轰鸣。雨脚,雨点。度,通过。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戊寅夏日,于郊居中养病。这组诗共十首,此为其三。
首二句写景:“断垣苔藓绿,樊圃称幽栖。”意思是说,断墙残垣之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而那樊圃之中,却显得那么幽静、那么宜人。“断垣”指的是断壁残垣;“樊圃”,就是种花的园子。这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幽静之美,为后文的描写作了铺垫。
接下来四句是进一步描绘景色,“柿叶当窗密,瓜藤映户低。”“柿叶”,就是柿子树叶。“当窗密”,是指窗上的柿子树叶密集地布满了窗户的每一个角落;“映户低”,则是说那些葫芦藤儿,低垂下来,也覆盖在了门的两侧。这两句诗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室外,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在窗边、门旁,都爬满了密密麻麻的柿子树和葫芦藤。
“雷声殷树北,雨脚过庭西。”意思是说,此时,远处传来一声声的雷鸣,那是打在北方的树上;而从西边的庭院里,雨点正纷纷落下。这里,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惊雷与骤雨交织在一起的景象。“雨脚”即雨点。“殷声”与“过庭西”相对应,都是用声音来表现景象。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括,也是对前文景色的总结与概括:“微觉惊残梦,黄昏度马蹄。”意思是说诗人刚刚从梦中醒来,感到有些恍惚迷离,这时,夕阳已渐渐西沉,马儿正在门前走过。这两句诗既是对全诗内容的高度概括,又是对全诗意境的升华。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它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