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傍青溪转,垂藤见荜门。
竹孙新箨满,梅子绿阴繁。
见客短衣惯,寻山旧笠存。
草堂书拥坐,吟啸阅朝昏。

【注释】

越巢:隐居山林的隐士,这里指作者。青溪:一条清澈的山间水沟,位于越巢附近。筚门:竹制的门户或门扇,这里指简陋的住所。竹孙:竹林中长出的笋子,这里指竹子。箨(tuò):竹笋外面的皮壳。梅子:梅花结的果实,通常在初夏成熟,这里泛指春天的水果。绿阴:茂密的树叶形成的阴凉地。见客:迎接来访的客人。短衣惯:穿得朴素、简单。寻山:登山。旧笠存:旧时的斗笠还在。草堂:指隐者的居所。书拥坐:读书时被书包围坐着。吟啸:吟咏歌唱,这里指读书作诗。阅朝昏:度过整个白天和夜晚。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作者隐居在越巢所作。诗人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风光图,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情怀。

首联“路傍青溪转,垂藤见荜门”,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他走在通往越巢的路上,看到一条清亮的小溪从山间流淌下来。沿着溪边行走,可以看到一座简陋的竹制房屋,这就是他的住所——荜门。这里的青溪和荜门都是诗人对越巢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为后面的诗歌内容奠定了基调。

颔联“竹孙新箨满,梅子绿阴繁”,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越巢周围的自然环境。竹笋刚刚长出来,嫩绿的竹叶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而梅花也盛开了,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这两句诗描绘了越巢周边的自然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颈联“见客短衣惯,寻山旧笠存”,诗人描绘了越巢附近的居民生活。他们穿着简单的衣物,习惯了简朴的生活方式。而山上的人们则常常戴着斗笠,寻找着山间的美景。这两句诗通过对当地居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越巢周边地区淳朴的生活风情。

尾联“草堂书拥坐,吟啸阅朝昏”,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越巢的生活状态。他喜欢坐在草堂中读书、吟诗,度过一个个白日和夜晚。这里的草堂是越巢的象征,也是他的精神家园。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越巢的喜爱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越巢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当地居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