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合临清涧,偏宜挂碧岑。
根梢枯衲相,香色道人心。
斑剥莓苔积,披离苦竹侵。
寒宵霜月夜,仿佛听长吟。
《山庄看梅花四首其三》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林逋在山庄中欣赏梅花的场景,通过观察、感受梅花的枯衲相(即枝干上覆盖着的枯叶)、香色道人心等特征,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端合临清涧,偏宜挂碧岑。
译文:山峦端正地靠近清澈的溪流,特别适宜挂在青翠的山峰上。
注释:端合指端正;临清涧意为靠近清澈的溪流;偏宜意为特别适宜。挂碧岑指挂在青翠的山峰上。
赏析:首句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次句则点明了梅花生长的环境和特点,突出了梅花与山峦之间的紧密联系。根梢枯衲相,香色道人心。
译文:树枝和树干上都长满了枯落的叶子,香气和颜色都与人们的心意相呼应。
注释:枯衲相指树枝和树干上长满的枯落叶子;香色道人心指香气和颜色都与人们的心意相呼应。
赏析: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生长状态和特性,强调了梅花与人类情感的内在联系。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和赞美之情。斑剥莓苔积,披离苦竹侵。
译文:莓苔斑驳地覆盖在地面上,苦竹被风力吹离了原位。
注释:斑剥指莓苔斑驳;披离指苦竹被风吹离了原位。
赏析:第四句继续描绘了梅花生长的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述,反映了梅花所处环境的变迁和生命力的顽强。寒宵霜月夜,仿佛听长吟。
译文:寒夜的月光下,我仿佛听到了梅花的长吟声。
注释:寒宵指寒冷的夜晚;霜月夜指月光如霜的夜晚;长吟指梅花发出的悠扬歌声。
赏析:最后一句以设问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优美,意境深远而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