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痛双蛾敛,投渊比汨罗。
魂应凭逝水,步岂学凌波。
庙貌鬟犹小,碑阴字不磨。
至今思孝女,江亦号曹娥。

越州怀古诗八首其五《曹娥江》的原文如下:

一痛双蛾敛,投渊比汨罗。
魂应凭逝水,步岂学凌波。
庙貌鬟犹小,碑阴字不磨。
至今思孝女,江亦号曹娥。

接下来我将根据此内容提供翻译和赏析:

诗句翻译及赏析

1. 一痛双蛾敛

  • 意象分析:此处“一痛”指的是诗人内心的悲痛,而“双蛾敛”形容悲伤至极,如同双眉紧锁的样子。这里描绘了诗人面对曹娥江时的内心状态,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哀思,也体现了对逝去生命的尊重。
  • 情感表达:通过这种形象化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强烈的悲悯之情,使得曹娥江的景色和历史事件都带上了一层深沉的情感色彩。

2. 投渊比汨罗

  • 历史典故:屈原自沉汨罗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忠臣悲剧。此处用“投渊”与“比汨罗”相对应,意味着曹娥江同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 象征意义:通过将曹娥江与汨罗相联系,诗人强调了这个地方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它所代表的忠贞、牺牲等价值观念。

3. 庙貌鬟犹小

  • 文化意涵:“庙貌”通常指代纪念性建筑或祠堂等,“鬟犹小”则可能暗指这些建筑虽历经沧桑,但依然显得小巧精致。
  • 审美评价:这样的描写不仅赞美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先贤的纪念之情。

4. 碑阴字不磨

  • 文字价值:“碑阴”指的是碑文所在的背面,“字不磨”意味着这些文字经历了长时间的侵蚀,依然清晰可辨。
  • 历史沉淀:这种描述突出了曹娥江及其背后故事的永恒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文献的珍视和保护的重要性。

5. 至今思孝女,江亦号曹娥

  • 人物影响:曹娥是东汉时期孝女,她的故事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代表之一。
  • 文化象征:“号曹娥”不仅指一个地名,更是对曹娥这位历史人物的一种纪念和赞颂。这里的“江亦号”意味着曹娥江因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故事而获得了特殊的身份。

结尾

通过对《越州怀古诗八首·其五·曹娥江》的逐句释义及赏析,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特定地点的描述,更是对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和赞颂。诗人通过对曹娥江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