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亭筑得小栖云,种黍无钱亦可欣。
蓑笠喜酬西塞愿,松萝休勒北山文。
翠帡画影栏前涌,玉瀑琴声枕上闻。
依旧吾家好春色,觞花吟竹更谁群。
诗句解析与译文:
“自题小楼云亭”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自题其居所为“云亭”。云亭,通常指一个高耸入云的亭子,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志向或理想。
“野亭筑得小栖云” - “野亭”指的是诗人在野外建造的一个小亭子,用以避世隐居,享受自然的宁静。“小栖云”则意味着这个亭子虽小但能像云一样自由自在,不受外界束缚。
“种黍无钱亦可欣” -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方式的满足和快乐。即使不依赖财富也能感到满意和幸福,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
“蓑笠喜酬西塞愿” - 这里的“蓑笠”是指雨衣和斗笠,是古代农民常用的防雨工具。“西塞”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名,也可能是泛指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诗人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来表达自己愿意过上简单朴素的生活,不受世俗纷扰。
“松萝休勒北山文” - 这句话中的“松萝”指的是松树的枝条,常用来比喻隐逸生活。而“北山文”可能是指北方的山或者文化,这里可能是说不要刻意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应该像松树那样自然生长,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粹。
“翠帡画影栏前涌” - “翠帡”可能指的是绿色的布幕或帷帐,用来遮阳挡风。“画影”则形容影子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幻莫测,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和谐与美丽,以及他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
“玉瀑琴声枕上闻” - “玉瀑”形容瀑布如同玉石般清澈透明,声音清脆悦耳。“琴声”则是传统乐器中的琴音。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静卧时能够听到如梦似幻的琴音,增添了一份宁静和诗意。
“依旧吾家好春色,觞花吟竹更谁群”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尽管世事变迁,但诗人的家乡依然保持着春天的美丽景色,而他也乐于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与朋友们一起赏花吟诗,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通过描述自己的居所、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传统文化元素,如松萝、云亭、翠帡等,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宁静、和谐、充满诗意的理想生活环境。同时,通过对四季变换和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人墨客气息,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和谐宁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