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获来前足折,宣尼反袂涕涟洏。
岂知王远行厨里,用若牛羊脯擗之。

【注释】

  1. 车子:指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由车轮、车厢组成。获来:得到。反袂:反着衣袖。涕涟洏(lián)涕泪涟涟,泪水满眶。王远行:指帝王出外巡狩。厨里:厨房里。用若牛羊脯:用如牛羊的肉一样。擗(pì):用手拍击或用手折断。2. 麟:麒麟,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似牛,毛色五彩,头上有一角,角上有五枝分出的毛,形状像龙。古人认为它象征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此借指圣物。感: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麟”为题材,通过咏麟来抒发自己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希望君主能体恤百姓疾苦的愿望。首句写车子在行进中折损了前足,二句写宣尼悲愤得流下眼泪,三、四句写宣尼感叹帝王远行而不知民间疾苦的荒唐。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寓意深刻。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不少咏物诗,但像这首《观麟有感》这样寓情于物,借物抒怀的作品却并不多见。这首诗以“麟”为题,是因为麒麟与“仁”、“义”、“礼”、“智”、“信”,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五常”,有着密切的联系。《左传·昭公七年》说:“麟凤在郊,以为德至气也。”可见麒麟就是祥瑞之兆。然而,诗中的“车折”和“反袂涕洏”又使人感到作者的心情并不是十分舒畅。宣尼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对君王的不体恤民情表示了极大的失望。
    诗的前两句写宣尼在车上看到一只麒麟时的反应。“车折”表明宣尼当时心情非常激动,他看到自己的国家出现了这种吉祥的征兆,当然会感到欣慰;但他看到这祥瑞之兆竟然发生在他的车上,又使他感到非常痛心。“宣尼反袂涕洏”一句,既写出了他因麒麟而激动得流泪的样子,同时又表现出他内心的悲愤。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原来,宣尼是殷商后代,周朝建立后,他作为宗室后裔,曾被封为诸侯,但后来被周王疏远。当他听到周王要驾临鲁国时,不禁想起了过去的不幸遭遇,所以当看到麒麟时,就不禁悲恸落泪了。
    第三句承上启下,点明主旨。“岂知王远行厨里,用若牛羊脯擗之”意思是宣尼没有想到的是,他远赴鲁国去参加王室的活动,结果连自己的御膳都受到了影响,只能吃牛羊肉充饥。宣尼的愤怒之情溢于言表。这一联从表面上看是对君王的抱怨,但实际上却是对周王朝衰败的有力控诉,同时表达了宣尼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宣尼感叹君王远离民众,不了解民众的痛苦,从而造成了国家的衰乱。宣尼希望君王能够体恤百姓疾苦,关心民生疾苦。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立意精深、情感真挚。宣尼作为古代的圣贤,其思想境界是很高的,因此他在看到麒麟时所表达的情感也是相当复杂的。这首诗虽然只是简单地叙述了他的内心感受,但却表现了一种深刻的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