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争遗太守钱,板舆就养郎官署。
蜀江水碧蜀山春,惆怅吹台饯别人。
一阕阳关留后约,三生白石证前因。
前因后约俱无定,人生离合鸿泥印。
惟有新诗宛转吟,嘤鸣到处声相应。
临别披图意惘然,一言重与寄缠绵。
已偿今日瞻韩愿,再结来生问字缘。
一鞭人影匆匆去,夷门草满清明路。
芙蓉江上旧家乡,令我乡心夜夜长。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父老争遗太守钱,板舆就养郎官署。
注释:当地的百姓争相给太守钱,让他乘坐马车去养伤。这里的“板舆”指的是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用于照顾生病的人。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热闹而温馨的场景,反映了当地人民对太守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官员的待遇和地位。蜀江水碧蜀山春,惆怅吹台饯别人。
注释:蜀江的水清澈碧绿,蜀山的春天美丽迷人,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这里送别的人将要离开。这里的“吹台”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景点,用来表达送别之意。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渲染送别的气氛,使人感受到离别的哀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一阕阳关留后约,三生白石证前因。
注释:一首《阳关三叠》的曲子留在后面作约定,三生石上的誓言见证了前生的缘分。这里的“阳关”可能是指一种乐器或者歌曲,用以表达离别的情感;“三生石”是一种传说中记录着前世今生姻缘的石头。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一种浪漫的手法,通过留下音乐或歌曲作为约定来表示对朋友的思念和不舍。同时,也用“三生石”来象征深厚的缘分和回忆。前因后约俱无定,人生离合鸿泥印。
注释:前因和后约都不确定,人生的离别和团聚就像被鸿雁泥巴压过的印记一样难以捉摸。这里的“鸿泥印”可能是指古人用鸿雁泥巴做成的印章,代表着重要的信物或者承诺。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主题,暗示了人们对于离别和团聚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承诺的珍贵性。惟有新诗宛转吟,嘤鸣到处声相应。
注释:只有新写的诗在轻轻吟唱,声音四处传播,相互呼应。这里的“嘤鸣”可能是指鸟儿的叫声,用以形容诗歌的声音清脆悦耳。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喜爱和珍视,认为诗歌能够跨越空间和时间,传递情感和智慧。同时也强调了诗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临别披图意惘然,一言重与寄缠绵。
注释:在离别时打开画卷,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舍,所以用一句话来表达深深的思念。这里的“披图”可能是指打开画卷的动作,用来展示画作的内容;“重与”可能是指再次提起、重申的意思,用以表达对朋友的深深思念。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离别时的心情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之间的友情和文化情怀。已偿今日瞻韩愿,再结来生问字缘。
注释:已经实现了我今天的愿望,再结来生问字缘。这里的“韩”可能是指一个人名,或者是地名;“宋”则可能是指宋代的一种书法风格或文化传统,代表着书法艺术的精湛和传承。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希望能够在来生继续追求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一鞭人影匆匆去,夷门草满清明路。
注释:一个人骑着马匆匆离去,夷门上的野草已经长满了道路。这里的“夷门”可能是指古时候的一个城门或关口,用来代表诗人所在的地点;“草满”可能是指野草长得茂盛,覆盖了道路。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时的不舍和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芙蓉江上旧家乡,令我乡心夜夜长。
注释:在芙蓉江边怀念着过去的家乡,让我的思乡之心随着夜晚的延长而更加强烈。这里的“芙蓉江”可能是指一条美丽的江河,代表着诗人的故乡;“旧家乡”则是指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眷念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