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破咸阳更向东,山河偏忘定关中。
如何廿万坑降卒,不忍鸿门杀沛公。
已破咸阳更向东
山河偏忘定关中。
如何廿万坑降卒,不忍鸿门杀沛公。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敏求的作品《西楚·已破咸阳更向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和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已破咸阳更向东
- 字面意义:已经攻破了咸阳城,但方向却转向东边。
- 隐喻含义:可能暗示着战争的结果并非如人们期望的那样,或者表达了对胜利者的讽刺。
- 山河偏忘定关中
- 字面意义:山河似乎忘记了原本的关中地区。
- 隐喻含义:这可能意味着在战争中,人们对家乡和故土的牵挂被暂时搁置,或是对战争结果的漠视。
- 如何廿万坑降卒
- 字面意义:如何面对那两万多名被迫投降的士兵?
- 情感表达:这里的“如何”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无奈和悲痛。而“坑降卒”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那些被迫投降士兵的命运。
- 不忍鸿门杀沛公
- 字面意义:不忍心在鸿门宴上杀害刘邦(汉高祖)。
- 情感表达:这里通过“不忍”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同情和对和平解决争端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刘邦的尊重和理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描写历史事件,展现了战争对人类的破坏和对人性的考验。同时,诗歌中的“如何”、“不忍”等词语,也体现了诗人在面对历史时所展现出的情感复杂性和人文关怀。这种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探讨,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