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我公一往深情,白祫遄征,驻马曾陪燕市酒;
后先子两旬而逝,赤山黯淡,啼乌怕听杏花天。
【注释】
挽张百熙联:挽联。张百熙(1847—1907),字孝先,号松禅,河南开封人,清朝末年官员、教育家。光绪年间,官至工部尚书、邮传部大臣、户部尚书等职。
荷我公(指张百熙)一往深情,白祫遄征,驻马曾陪燕市酒;后先子(指张百熙的儿子张孝先)两旬而逝,赤山黯淡,啼乌怕听杏花天。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张百熙的挽联,上联写张百熙生前的为人,下联写他的离世。
上联“荷我公一往深情,白祫遄征,驻马曾陪燕市酒”,意思是说,你对我公(指张百熙)的一片真情厚意,我永远铭记在心。他曾经长途跋涉地来到京城,还曾在京城的酒肆中驻马饮酒。这里的“白祫”指白头,是白发的意思。“白祫遄征”,即长途跋涉而来。“燕市酒”,指京城的酒肆。
下联“后先子两旬而逝,赤山黯淡,啼乌怕听杏花天”,意思是说,你的儿子(指张百熙的儿子张孝先)才离开我们两旬就去世了,赤山显得暗淡无光,连乌鸦都怕听到那凄惨的哭声。这里的“后先子”指张孝先。“两旬”,二十天。“赤山”,代指坟墓所在地。“啼乌”,指乌鸦。“杏花天”,指清明节。
这首悼念张百熙的挽联,上联回忆了他生前的为人处世以及他来京城的情景,下联写他的离世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