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同松筠庵,公车上书,朝市忽移,高节著江南,既遁世自无闷;
那堪春申江,岁时把酒,蕨薇采尽,书名满天下,已不朽复何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名篇的背诵、理解及扩展。
第一联“公车”句:唐宋时期,科举考试分州府、县、乡、殿等四级进行。唐代以吏部考选为主,而宋代则主要通过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来选拔官员,因此,“公车”指的是殿试。
第二联“春申”句:春申君是战国时楚国人黄歇。他曾任楚相,被封于春申(今属安徽)。春申君曾招贤礼士,招纳宾客,广纳人才,使楚国强盛一时。
第三联“蕨薇”句:指隐居不仕,过着清静的生活。古人认为蕨薇(野菜)可以充饥,故用以比喻隐逸生活。
第四联的意思是:虽然隐居不仕,过着清静的生活;但因有才略,被世人所推崇,文章流传天下,所以也就没有遗憾了。
【答案】
译文:我曾在松筠庵里同道侣们一起上朝参议政事,后来因为直言进谏被贬谪到广东。如今我已远离朝廷,过着闲适自足的生活;然而我却因有文采和才干而受到人们称道,文章传遍天下,所以我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为国建功立业。同时表达了自己虽已远离官场,却仍想有所作为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