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逶迤入杳冥,十年重访枕烟庭。
问名揩眼看蓬鬓,留客呼儿挈酒瓶。
云似客闲朝出岫,鹤如人立夜听经。
先生不与寰中事,长啸一声天地青。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题目是《再赠西山隐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山路逶迤入杳冥:描述的是山间的道路弯曲延伸,直至消失在深深的黑暗之中。“杳冥”意味着深不可测或非常遥远。
- 关键词:逶迤(曲折绵延)、杳冥(深远)
- 十年重访枕烟庭:表达了作者在长时间没有联系后,再次访问这位隐者的家。“枕烟庭”可能指的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烟雾缭绕如同仙境。
- 关键词:重访、枕烟庭
- 问名揩眼看蓬鬓:描述了与隐者交谈时的情景。这里使用了“揩眼”和“看蓬鬓”,可能是由于长途跋涉或年岁的原因,隐者的头发已经花白,看起来像是蓬乱的样子。
- 关键词:问名(询问姓名)、窥视(观看)、栉(梳理头发,这里指白发)、蓬鬓(像乱发一样)
- 留客呼儿挈酒瓶:描绘了隐者热情地招待客人的情景。“留客”表明隐者愿意款待来访的朋友,而“呼儿”则暗示他召唤家中的仆人来帮助接待。“挈瓶”表示携带酒具准备饮酒。
- 关键词:留客、呼儿、挈酒瓶
- 云似客闲朝出岫:通过比喻表达隐者的生活态度。这里的“云”被比作闲适的隐者,“出岫”是指从山峰中升起。
- 关键词:客(隐者)、出岫(山峰中露出)
- 鹤如人立夜听经:用鹤的形象来比喻隐者,强调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鹤如人立”可能是说鹤站立着像一个人那样安静。
- 关键词:鹤、听经(佛经诵读)
- 先生不与寰中事:最后一句是对隐者的称赞,表示隐者并不关心世俗事务。“寰中”通常指代天下或是世间。
- 关键词:先生(对隐者的尊称)、寰中事(世俗的事)
- 长啸一声天地青:这是诗人对隐者高尚情操的赞叹。“啸”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代表一种高远的情怀。
- 关键词:长啸、天地青(形容心情畅快、胸怀宽广)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隐者的生活状态和他与外界的联系。诗中的“逶迤”、“杳冥”、“留客”、“云似”、“鹤如”等词句,既表现了隐者生活的宁静淡泊,也展现了他的超然世外。整首诗流露出对隐者的尊敬以及对自然和隐士生活方式的向往。李白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隐者的形象塑造得生动而又不失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