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音好鸟来陇西,翠衿红嘴架上栖。
金屋花深隔娇女,纱窗如烟传笑语。
银绦系胫不得飞,人前饮啄矜毛衣。
园中歌舞晓携出,高挂绿杨迷一色。
富家买尔巧舌声,那闻布谷催春耕。

鹦鹉

吴音好鸟来陇西,翠衿红嘴架上栖。

金屋花深隔娇女,纱窗如烟传笑语。

银绦系胫不得飞,人前饮啄矜毛衣。

园中歌舞晓携出,高挂绿杨迷一色。

富家买尔巧舌声,那闻布谷催春耕。

注释:

  1. 吴音:泛指江浙一带的方言,这里指鹦鹉模仿江南方言说话的声音。
  2. 翠衿红嘴:形容鹦鹉羽毛的颜色鲜艳,像穿着翠绿色的衣服和红嘴巴。
  3. 金屋:用来形容富贵人家的华丽住所。
  4. 纱窗:用薄纱做成的窗户,透光柔和。
  5. 银绦:指用银丝或金银线制成的带子,用来缚在鸟儿腿上防止它飞走。
  6. 人前饮啄:形容鹦鹉模仿人类的动作,像是在吃喝东西。
  7. 园中:指鹦鹉所在的园林或者花园。
  8. 歌舞:指鹦鹉在园林里唱歌跳舞。
  9. 高挂:指把鹦鹉挂在树上。
  10. 布谷:指布谷鸟,一种鸟类,春天时会发出布谷鸟叫的声音,象征着农事开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鹦鹉的诗,通过描绘鹦鹉的美丽和聪明,表达了诗人对鹦鹉的喜爱之情。
    首句“吴音好鸟来陇西”,以吴地的方言为引子,展现了鹦鹉模仿江南方言说话的情景,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接着“翠衿红嘴架上栖”一句,描绘了鹦鹉羽毛的颜色鲜艳,如同身着翠绿衣服,红嘴相映,显得格外美丽。
    中间四句“金屋花深隔娇女,纱窗如烟传笑语。银绦系胫不得飞,人前饮啄矜毛衣。”进一步描绘了鹦鹉在园林里的生活状态。金屋、纱窗、笑语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富丽堂皇的氛围,而鹦鹉却只能羡慕地站在栏杆上观望,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鹦鹉的无奈和悲哀。
    最后两句“园中歌舞晓携出,高挂绿杨迷一色。”则描写了鹦鹉在园林里唱歌跳舞的景象,以及它在树上高挂的样子,仿佛绿色的杨柳都被它的影子遮住了一样。这里的“高挂绿杨迷一色”形象地描绘了鹦鹉的形态和颜色,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鹦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繁荣与富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