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泻银潢接大荒,禺强不受走钱塘。
白横一缕遥拖线,碧涌三篙陡峙墙。
直有雷霆翻地轴,更无鱼鳖上河梁。
吟毫粗写瑰奇状,亲见还应走且僵。

浙江潮

倒泻银潢接大荒,禺强不受走钱塘。

白横一缕遥拖线,碧涌三篙陡峙墙。

直有雷霆翻地轴,更无鱼鳖上河梁。

吟毫粗写瑰奇状,亲见还应走且僵。

注释:

  1. 倒泻银潢:形容浙江潮水势如瀑布倾泻。银潢,银河,比喻江河之水。
  2. 禺强不受:禺强,传说中雷神的名字,不受,不能抵挡。指雷声无法阻挡汹涌的潮水。
  3. 白横一缕:指潮水中白色的泡沫。
  4. 碧涌三篙:指潮水颜色碧绿,如同三根竹竿一样直立冲天。
  5. 直有雷霆翻地轴:形容潮水的力量巨大,仿佛能撼动大地。
  6. 更无鱼鳖上河梁:没有鱼儿和水鸟能飞过河桥。
  7. 吟毫粗写:用笔在纸上粗略地画着。
  8. 亲见还应走且僵:我亲眼见到潮水冲击堤岸,使许多树木倒塌,人畜被压死。“僵”字形容人或物因受到巨大的压力而变形、损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浙江潮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全诗以“浙江潮”为题,通过对浙江潮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威猛。
    首句“倒泻银潢接大荒”,形象地描绘了浙江潮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场景,犹如银河倒泻,气势磅礴。这里的“银潢”指的是银河,象征着浙江潮的水势浩荡无边。而“倒泻”一词则强调了潮水的猛烈程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禺强不受走钱塘”一句则揭示了浙江潮的威力之大,连雷神都无法抵挡,只能远远地听着它的声响。这里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雷神称为“禺强”,既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又突出了浙江潮的壮观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白横一缕遥拖线,碧涌三篙陡峙墙”则进一步描绘了浙江潮的形态。“白横一缕”指的是潮水中白色的泡沫,它们如同白色的线条一样绵延不断,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而“碧涌三篙陡峙墙”则形象地描述了潮水的颜色和形态,仿佛有三根竹竿般直立冲天的白色浪花,让人不禁联想到那壮观的海潮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直有雷霆翻地轴,更无鱼鳖上河梁”则是对浙江潮力量的夸张描写。诗人将潮水比作雷霆,形容其力量之巨大;将鱼鳖比作河梁,暗示它们无法渡过这道天然屏障。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生动,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浙江潮的威力。
    最后两句“吟毫粗写瑰奇状,亲见还应走且僵”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所见所感的总结。他用“吟毫”来形容自己在纸上粗略地画出的浙江潮的样子,虽然只是粗略的轮廓,却也足够表达出浙江潮的瑰丽与奇观。而“亲见还应走且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浙江潮的敬畏之情。他看到这股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连树木都被压弯了,人畜也遭受了损失。这种景象让他深感震撼,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顺应自然。
    这首诗通过对浙江潮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威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寓教于乐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