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天涯那可凭,丹枫一望泪初凝。
却羞轵里逢严遂,曾否夷门辱信陵。
揽镜未应头似雪,埋忧不办酒如渑。
棹歌且逐中流去,荡桨操舟我亦能。
【注释】
翘首:抬头远望。那可凭:那可以凭借。丹枫:指秋天的枫叶,这里泛指南山。一望:一眼。泪初凝:眼泪已经凝结了。轵(zhǐ)里: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市。严遂:即司马相如,汉时为汉武帝宠臣,以才德闻名。夷、信陵:均为人名,夷门是战国时期魏国公子信陵君的门,信陵君在夷门遇见了侯嬴,后来得到他的帮助而救赵解围。
揽镜:照镜子。头似雪:形容头发稀疏。酒如渑(miǎn):比喻忧愁之多,像酒那么多。棹歌:船夫唱歌。中流:河流中央。操舟:掌舵。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乾元二年(759),因避乱入蜀,途中经过江夏时所写。全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苦乐的感慨。
首联“秋日杂感”,诗人登高望远,看到丹枫一片,触动了他心中悲凉之感。颔联两句,诗人回忆起当年在长安与司马相如的交往,司马相如曾得到过皇帝的宠幸,但最终因为得罪了权贵而被放逐,诗人因此感到惭愧和痛心。颈联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情绪,诗人说自己的头发已经稀疏,如同雪一样;而忧愁之多,又像是酒一样多,无法解脱。尾联两句,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年纪已大,但仍然希望能够像船夫一样驾船前行,继续自己的生活。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的生活困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