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斯通,慈悲洒遍杨枝露;
无微不至,悔悟难期杜木天。
【注释】
观音堂联:指寺庙中对联。
斯通:佛教语,即“空”。
慈悲:佛家用语,即“大慈”,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
杨枝露:佛教语,指观音菩萨的甘露水。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非常细致周到。
悔悟难期:意思是说,悔恨之情,难以企及。
【赏析】
此诗用佛教语和佛教术语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于佛家的深深敬意。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佛家慈悲,后四句写佛家悔悟。
第一句“有感斯通”中的“有感斯通”是佛教语,意为“因缘而通达”。诗人在这里用佛教语来表达自己对佛家的崇敬之情。
第二句“慈悲洒遍杨枝露”中的“杨枝露”是佛教语,指的是观音菩萨的甘露水。诗人在这里用“杨枝露”来比喻佛家的慈悲之心。
第三句“无微不至”中的“无微不至”是佛教语,意为“没有微小的地方不细心照顾”。诗人在这里用“无微不至”来赞美佛家的关爱之深。
第四句“悔悟难期”中的“悔悟难期”是佛教语,意为“悔恨之情难以达到”。诗人在这里用“悔悟难期”来表达对佛家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语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佛家深深的敬意和对佛家教义的领悟。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和崇拜,以及佛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