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岩颠有穴处,髫年早识千缘空。
云深路绝窘初步,虽有寒拾何能逢。
游戒坛寺
传说山崖顶上有洞穴,年少时便知道千缘空。
云深路远难起步,虽然寒冷仍努力攀登。
传闻岩颠有穴处,髫年早识千缘空。
云深路绝窘初步,虽有寒拾何能逢。
游戒坛寺
传说山崖顶上有洞穴,年少时便知道千缘空。
云深路远难起步,虽然寒冷仍努力攀登。
《小楼 其五》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小楼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居近青莲社,庄严百堵兴: - “居近青莲社”:住在靠近莲花社的地方。青莲社是古代佛教的一个修行场所,这里可能指的是与佛学有关的社区或寺庙。 - “庄严百堵兴”:因为接近佛教圣地,周围环境变得庄严而富有生机。 2. 闲踪忘拜佛,冷眼偶看僧: -
【注释】 小楼其二:诗题是《小楼》,第二首。龙侣:喻指志同道合的战友。回翔各有群:各自飞回原处,各有所依。腐儒:迂腐之儒。一死:指以身殉职。聊复壮吾军:聊且为军队增添壮气。择地身何洁:择地而居,身体何其洁净。滔天诉岂闻:滔天之冤何曾传到过陛下耳中?威凤见:威武之鸟出现。枭獍任纷纷:枭、鸱,两种猛禽,喻凶恶之人。纷纷:众多,形容人众多。 【赏析】 此篇写于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攻下南京后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小楼》诗之一。全诗如下: 诗句释义: 1. "最忆江边寺,常应梦里游" —— 我最怀念的是江边的寺庙,常常在梦中去游历。 2. "再过僧渐老,独坐室如秋" —— 再次经过的时候,和尚们越来越老了,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就像秋天一样。 3. "梵响仍如寂,松声去复留" —— 佛音仍然寂静,松涛声离去后又留下。 4. "百年尘土质,何日复归休" ——
【注释】 1.小楼: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此诗应是诗人在蜀中时所作。其八,指这首诗的第八句。 2.还容膝:形容居室狭小。还字有“还留”的意思。 3.时艰:国家多难,政治腐败。 4.负人:辜负他人。 5.佳客:指志同道合的人。佳客,美好之客。 6.亲:亲近。 7.未假:未曾借用。借指未能得到机会施展才华。 8.长污:长期被污染。 9.相柳:指晋傅咸的墓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小楼 其三 识字丛忧患,真言在简编。 见知无有尔,未济竟终焉。 齿豁空诸味,心枯泯众缘。 傥稍留四大,还欲补诸天。 译文: 我从小学习识字,但总被忧愁所困,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只能在简单的文字中体现。当我得到他人的赏识时,却总是无法长久维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牙齿变得不完整,失去了许多食物的味道。我的心也变得空洞,失去了众多的人生目标。但是,如果我能够稍微保留住自己的身体
【注释】: 小楼,即《小楼赋》的“小楼”。其一:指第一段。孤月仍圆夜,凭栏雨暂休:意思是说,虽然天空中一轮明月还是那么完整,但因为昨夜下过一场大雨,所以现在天还没有放晴。雨暂休:雨暂时停歇了。凭栏:靠在栏杆上。雨暂休:形容雨势小了些。车喧入雷部,屋小似神楼:意思是说,车辆喧闹声传入雷部,小楼虽小却像神仙居住的神楼一样。驱愁生事在,端不废吟讴:意思是说,消除忧愁的办法在于做官当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陆游,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号放翁。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初年的政治动乱,他的爱国诗作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小楼 其七: 苌楚乐无知,人天岂两歧。 愿伸无鬼论,一断有情痴。 书润心苗后,茶甘舌本时。 些微足资老,归尽更何疑。 注释: 1. 小楼:可能是作者居住或创作的地方。其七:这是诗的序号,表明这是陆游的一首诗。 2. 苌楚
【注释】小楼:即《登科后》诗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忘经(zhòng),忘却了经书的学习。多眠损:睡多了损害了。道心:指修道之心。暂清尘漠漠,偏驻雨淫淫:暂时的清凉,只有这一片土地;偏有的雨水,又滋润了大地。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小楼中饮酒作乐、欣赏美景,并思念故人的情景。首句写诗人在小楼中忘却了经书的学习,沉醉于酒色之中。二句写自己睡多了,损害了修道之心
宿龙泉庵 月黑度云根,高寒不可扪。 全凝苍霭色,始觉夜山尊。 竹雨穿舆入,溪雷隔岭奔。 欲投僧寺宿,灯火辨松门。 注释: 1. 月黑度云根:夜晚的月光被乌云遮挡,无法看清云层的边缘。 2. 高寒不可扪:形容山势高峻,寒冷刺骨,难以攀登触摸。 3. 全凝苍霭色:整个山林都被笼罩在一片苍茫的雾气中,看不清景色。 4. 始觉夜山尊:在夜色中,才发现那些巍峨的山峰是如此崇高。 5. 竹雨穿舆入
《景文诚公挽诗·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挽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陈曾寿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不尽相逢泪,遗馀到死丝。 描述了诗人与景文诚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难以割舍的情感。心寒温室话,情烛太行巇。 描绘了两人在政治理念上的巨大差异和冲突,如同在寒冷的温室中交谈,充满了痛苦和无奈。汲黯茶常挈,诚悬笔暂持。 体现了景文诚公虽身处逆境,却仍坚持原则,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通过这些诗句
这是一首描绘戒坛寺景色的诗,通过对寺庙内外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句解析: 1. 落日策蹇苍山中,过雨涧谷香蒙笼:描述诗人在落日之下,骑着蹇(驴)穿过雨后的山谷,闻到了浓郁的花草香气。 2. 千盘万转不见寺,划然斗绝开神宫:经过曲折蜿蜒的道路,终于到达了寺庙,发现寺庙已经关闭,无法进入。 3. 入门趋殿犹里许,广台千步高连穹:走进庙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贻先弟见予戒坛松诗遂梦至戒坛见松高数丈涛声如雷惊寤寄书相告并感怀四首》。下面逐句释义: 1. 我昔游戒坛,三日坐松阴。 释义:我以前曾经到过戒坛,在那里坐了三天,享受着松树的阴凉。 2. 磊落入心骨,哦诗作龙吟。 释义:磊落如石的山峦,落入我的心中,我吟咏出如同龙吟般的诗句。 3. 寄诗感予季,梦入苍山深。 释义:我把一首诗寄给你们,你们在梦中进入了苍茫的山中。
【注释】 陶斋尚书作东坡生日宴集同人节庵师会张文襄公之葬亦来京师:节庵师是苏轼的朋友,苏轼去世时他为守丧三年。苏轼的字号叫子瞻,所以称他为节庵师。张文襄公是张方平之子,也是苏轼的好友,苏轼去世时,张文襄公为他守丧三年。苏轼的字号叫子瞻,所以称他为张文襄公。苏轼的墓在今北京西郊,距此不远。东坡:指苏轼。千载人:指苏轼。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距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忠义秉孤尚(kāng)
【注释】 戒坛:佛教寺庙的祭坛。 松歌:指咏赞松树的诗篇。 十围:形容树大,一围约合今1.3米,故十围为10余丈。 躨跜:盘旋。 健鹏:雄健的鹰类。 渴蛟:口极馋的龙。 缒幽:从深幽处引路。 承欹力:支撑着倾斜。 万钧:极大的力量。 反走潜根:倒着生长在土中。 疑过倍:怀疑超过一倍。 涑雨:清冽的山泉。 浑河犯高垲(kǎi):混浊如同黄河的水冲击着高地。 云开穿枝落日黄:阳光透过树梢照下来
【解析】 “四月十五日”点明时间,“田伏侯同年约崇效寺看牡丹予晨往主客皆未集”、“李猛庵丈”交代人物。 “迟到义州翁,静院空游人。夕阳正嫣花,藤杖久逡巡。”描写了一幅宁静的画卷:义州的庄园,在夕阳的辉映下,显得格外美丽;游人已经离去,庄园里显得空荡;主人已归,庄园也恢复了平静。 “芳菲看欲歇,独念平生亲。头白今再来,廿载随飙尘。”“芳菲”“廿载”写出了主人的衰老
四月十五日田伏侯同年约崇效寺看牡丹,予晨往主客皆未集。 注释:四月十五日,我邀请了田伏侯同年去崇效寺看牡丹,但是我早晨去的时候,主人还没有到齐。 次日晤李猛庵丈言是日到最后席散客已尽矣独坐成咏因忆昔与半塘老人来游恰亦四月十五日感怀三首予因和之其二 注释:第二天,我遇到了李猛庵丈,他说他直到最后,所有的客人都散去了,我独自一人坐在那里,因此写了这首诗。这首诗是我在四月初五日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