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义州翁,静院空游人。
夕阳正嫣花,藤杖久逡巡。
芳菲看欲歇,独念平生亲。
头白今再来,廿载随飙尘。
黯黯风雨思,夺此一笑春。
戢影忘世间,暂出触光新。
作诗寄馀慨,悽恻同沾巾。
【解析】
“四月十五日”点明时间,“田伏侯同年约崇效寺看牡丹予晨往主客皆未集”、“李猛庵丈”交代人物。
“迟到义州翁,静院空游人。夕阳正嫣花,藤杖久逡巡。”描写了一幅宁静的画卷:义州的庄园,在夕阳的辉映下,显得格外美丽;游人已经离去,庄园里显得空荡;主人已归,庄园也恢复了平静。
“芳菲看欲歇,独念平生亲。头白今再来,廿载随飙尘。”“芳菲”“廿载”写出了主人的衰老;“独念平生亲”写出了对主人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黯黯风雨思,夺此一笑春。戢影忘世间,暂出触光新。”“黯黯然”写天气的变化,“戢影”“暂时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作诗寄馀慨,悽恻同沾巾。”点明全诗主旨。
【答案】
译文:
四月十五日和田伏侯同年约定去崇效寺赏牡丹,早晨出发但主客都不到齐,第二天遇见李猛庵丈,得知当天到最后客人都散了,自己独自坐在那里成诗而作,因此回忆起过去与半塘老人来游正好也是四月十五日,感怀三首,我因此作了这首诗。其三
迟到义州翁,静院空游人。
夕阳正嫣花,藤杖久逡巡。
芳菲看欲歇,独念平生亲。
头白今再来,廿载随飙尘。
黯黯风雨思,夺此一笑春。
戢影忘世间,暂出触光新。
悽恻同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