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车初返看山人,向夜雷飞雨似缗。
自伴孤灯分茗汁,翻愁大道湿衣尘。
啸歌仍与溪山合,肺腑都迎屋瓦振。
收取幽忧亲枕簟,卧看饥鼠立嶙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如下:
岘堂别归入夜雷雨独坐作
巾车初返看山人,向夜雷飞雨似缗。
自伴孤灯分茗汁,翻愁大道湿衣尘。
啸歌仍与溪山合,肺腑都迎屋瓦振。
收取幽忧亲枕簟,卧看饥鼠立嶙峋。
注释:
-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夜晚听到大雨时所写,表达了他独自坐在岘堂中,听着雷雨的声音,感受着自然的震撼和自己的孤独。
- 巾车指的是古代官员的交通工具,这里指诗人乘坐的车辆。
- 向夜雷飞雨似缗是指夜晚的天空中雷声轰鸣,雨水如线般倾泻而下,形象地描绘了雷雨的景象。
- 自伴孤灯分茗汁是指诗人独自面对一盏孤灯,品味着茶水的味道,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 翻愁大道湿衣尘是指诗人担心被大雨淋湿衣服,心情变得忧郁起来。
- 啸歌仍与溪山合是指诗人依然保持着自由自在的状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 肺腑都迎屋瓦振是指诗人的心灵与屋顶上的瓦片共鸣,感受到大自然的震动。
- 收取幽忧亲枕簟是指诗人收起心中的忧愁,用枕头和席子来安抚自己。
- 卧看饥鼠立嶙峋是指诗人躺在床上,观察着饥饿的老鼠在嶙峋的地面上寻找食物。
赏析:
这首诗以雷雨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巾车初返看山人”、“向夜雷飞雨似缗”等,生动地描绘了雷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诗人还通过“翻愁大道湿衣尘”、“屋瓦振”等词语,表达了他对生活琐事的关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让人仿佛置身于雷雨之中,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