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自苦胡兵入,天府菁英略散亡。
岂有遗书藏屋壁,虚从覆辙说沧桑。
公之好事胜怀宝,坐使暗香生满廊。
触热摩挲一悲咤,承平风物梦荒唐。
注释:
伏日:伏天,即初伏或末伏的日子。过李亦元刑部观所藏京师携出精椠本:经过李亦元刑部的藏书楼,看到京师带出来的精印书籍。
国门:指国都长安城(今西安)。胡兵入:指安禄山叛乱攻陷长安。国门自苦,意指长安城因安禄山之乱而遭受战火之苦。
天府菁英略散亡:指长安城因安禄山之乱而损失了大批人才。天府,指长安。菁英,指英才贤士。略散亡,意指人才大量流失。
岂有遗书藏屋壁:难道还有人能把遗留下来的书藏在墙边的屋子吗?这是说长安城里没有多少书籍。
虚从覆辙说沧桑:意思是说,这些书籍都是从历史上的覆辙中流传下来的。
公之好事胜怀宝:你这样喜好收藏古籍,不亚于怀抱珍宝一样珍贵。
坐使暗香生满廊:使你的书房弥漫着浓郁的香气。
触热摩挲一悲咤:在炎热中摸书时发出的声音,让作者不禁感到悲伤和叹息。
承平风物梦荒唐:在和平时期,人们往往沉湎于对往事的追忆和梦想中,这是多么荒唐可笑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经过李亦元刑部的藏书楼,看到京师带出来的精印书籍后,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长安城的战火之苦、人才流失的痛苦,以及对于书籍的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深刻理解。
诗人开篇就描绘了长安城的战火之苦。他以“国门自苦胡兵入,天府菁英略散亡”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长安城在安禄山叛乱中的惨状。他写道,长安城因为战争的硝烟而变得面目全非,原本繁华的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同时,他也指出了这场战争给长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许多优秀的人才都因此失去了生命。
诗人又进一步强调了书籍的价值和历史意义。他用“岂有遗书藏屋壁,虚从覆辙说沧桑”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他认为,即使战火肆虐,也阻挡不住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正是因为有了书籍的存在,我们才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了解历史,感悟人生。因此,我们应该珍惜那些能够流传下来的宝贵书籍,而不是被历史的覆辙所迷惑。
诗人用“公之好事胜怀宝,坐使暗香生满廊”来赞美那些热爱书籍的人。他认为,这些人对于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就像怀抱着珍贵的宝物一样令人敬佩。正是他们的存在,使得书房充满了浓郁的香气,成为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文化氛围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的战火之苦和书籍价值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重视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和平时期,应该更加珍惜那些能够流传下来的宝贵书籍,因为它们是我们了解历史、感悟人生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