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雨半传人,天语同褒,忽使睢阳无列传;
清时多直谏,邻舂忽断,何堪陆九更居庐。

挽吴可读联

解读古风诗句中历史人物忠义精神

  1. 诗句原文
    清时多直谏,邻舂忽断,何堪陆九更居庐。
  2. 译文注释
  • 清时期:指清朝时期或清朝的政治环境。
  • 多直谏:多次直言进谏,表达对国家事务的忠诚和正直。
  • 邻舂:邻居舂米声,比喻生活简朴或隐居状态。
  • 断:中断,指突然失去或不再出现。
  • 陆九更居庐:陆九渊(字九渊),号象山,宋代哲学家,因常住庐山,后人称其为“陆九渊”。庐,指居住之所。
  1. 赏析
    本句诗通过描绘清时期众多忠臣直谏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不屈、勇于直言的赞美。同时,通过“邻舂”一词,诗人巧妙地暗示了隐居生活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追求高洁品质的生活态度。此诗体现了一种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