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潭澄彻月流华,潋滟浮光四望赊。
冰镜濯磨尘不滓,玉英漂洗色无瑕。
清涵藻荇披幽涧,冷照鱼龙戏浅沙。
夜静村庐疏雨外,箫吹隔岸半渔家。

鲫潭霁月

一潭澄澈月流华,潋滟浮光四望赊。

冰镜濯磨尘不滓,玉英漂洗色无瑕。

清涵藻荇披幽涧,冷照鱼龙戏浅沙。

夜静村庐疏雨外,箫吹隔岸半渔家。

释义:

鲫潭:清澈的池塘。霁月:晴空之下的月亮。

一潭澄澈月流华,潋滟浮光四望赊。

冰镜濯磨尘不滓,玉英漂洗色无瑕。

清涵藻荇披幽涧,冷照鱼龙戏浅沙。

夜静村庐疏雨外,箫吹隔岸半渔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色。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鲫鱼潭的自然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一潭澄澈月流华”,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鲫鱼潭清澈见底的特点。月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犹如一面镜子。这里的“澄澈”与“月流华”相呼应,既表现了月光的美丽,又暗示了潭水的清澈。

诗人用“潋滟浮光四望赊”来描述潭水在月光下泛出的涟漪和反射的光芒。这里的“潋滟”形容水面上泛起的波纹,而“浮光”则描绘出光线在水面上的闪烁。这些词汇都形象地描绘出了潭水的美丽。

“冰镜濯磨尘不滓”,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潭水的纯净。如同冰面一样清澈,没有一丝杂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使读者更加感受到潭水的纯净之美。

“玉英漂洗色无瑕”,这句诗则以玉英比喻潭水中的鱼儿。它们在清澈的水中自由游动,不受任何污染。这句诗不仅赞美了鱼儿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清涵藻荇披幽涧”,这一句诗描述了潭水中的藻荇被月光照亮的景象。这里的“幽涧”指深邃的山间小溪,而藻荇在水中摇曳生姿,为整个场景增添了生机。

“冷照鱼龙戏浅沙”,这句诗描绘了鱼儿在浅滩上嬉戏玩耍的情景。鱼龙在水中穿梭,仿佛在享受这个宁静的夜晚。这句诗生动地捕捉到了鱼儿们活泼可爱的形象。

“夜静村庐疏雨外,箫吹隔岸半渔家。”最后两句诗描写了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夜晚,以及远处渔夫吹箫的画面。这里的“渔家”指的是渔民,他们可能在岸边的小屋里休息或等待捕鱼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对鲫鱼潭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这个美丽的夜晚场景之中,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和诗意之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