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人焚谏草;弹剑拂秋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理解掌握。作答时,注意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语理解诗意。“焚谏草”指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臣魏征曾上书直言劝谏,结果被赐死。“弹剑拂秋莲”是说魏征临终前挥剑自刺,以谢君王不杀之恩,他死后家人用荷叶包裹他的遗体埋葬。据此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诗人对魏征不畏强权、敢于直谏的精神的赞颂。

【答案】

①集句联:将两首七言诗的各两句合为一句,使诗句更加工整。②译文:我躲避世人焚烧谏书;拔剑擦拭着秋天盛开的荷花。③注释:①《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在唐太宗贞观三年上给太宗的奏章,文中列举了君主应慎终如始,善始善终的道理,并告诫唐太宗要防微杜渐,居安思危等。②《咏怀三十二首》是陈子昂的组诗,共三十四首,是陈子昂现存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③赏析:魏征一生历仕唐太宗、唐高宗两朝,为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他曾直言进谏,劝谏皇帝不可纵欲,不可穷兵黩武,不可滥刑酷法,不应听信谗言,更不应迷信方术,而应以仁义为本,以道德治天下。因此,当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立即任命他为左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兼侍御史,不久又改任太子太师。由于他多次进谏,得罪了唐高祖和唐文帝的宠臣长孙无忌、李世等人,他们勾结起来向皇帝诬陷他,说他“轻进妄谋,排抑群才”,终于使他在贞观十七年(643)被罢为州都督,次年又贬为河北道行军副大总管。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魏征因触怒唐太宗,被流放于黔州。贞观二十一年(647),魏征去世,享年六十五岁。魏征去世后,其著作大多散佚。后人辑有《魏郑公文集》传世。《咏怀三十二首》是他晚年的代表作,表现了他壮志未酬、功业无成的苦闷之情,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对人民的疾苦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