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巨斧神丁擘,遗节还看此日留。
一水潆洄通地脉,两山旋转界溪流。
危坡徙倚羊肠险,曲径斜通鸟道幽。
有客高歌振林木,半空黄叶下清秋。

【诗句解读】

  1. “何年巨斧神丁擘,遗节还看此日留” —— 描述了山石被巨大力量切割的场景,以及这些石头仍保留着当年的风貌。
  2. “一水潆洄通地脉,两山旋转界溪流” —— 描绘了水流绕过山间曲折,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特征。
  3. “危坡徙倚羊肠险,曲径斜通鸟道幽” —— 形容山路崎岖,曲折而危险。
  4. “有客高歌振林木,半空黄叶下清秋” —— 描写了山中传来的歌声,以及秋天落叶的景象。

【译文】
何时有神灵巨匠用利斧将山石劈开?如今我们仍能看到那些石头的痕迹。
一条小溪环绕着山峦流淌,两列高山相互对峙形成界限。
陡峭的山坡上布满荆棘,蜿蜒的小路上鸟儿在飞过。
有个游客高声歌唱,声音传遍整个山林,秋天的天空下飘落着黄叶。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的“三溪”是指三条小溪流经的区域,分别由不同的自然景观组成:山、水和岩石。诗人通过精细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将这三者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富有层次感的自然景观。

首句“何年巨斧神丁擘,遗节还看此日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情。它暗示了山石经过长时间的风雨侵蚀,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形状和特点,仿佛是大自然的见证者。

“一水潆洄通地脉,两山旋转界溪流”展现了小溪的流动与周围的环境如何相互作用。水流绕过山间的曲折,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特征,这是自然力量的杰作。

“危坡徙倚羊肠险,曲径斜通鸟道幽”,这两句描述了山路的险峻和曲折。诗人用“羊肠”这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山路,强调了其错综复杂的特点。同时,“曲径斜通鸟道幽”则描绘了小径的隐秘和美丽,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最后一句“有客高歌振林木,半空黄叶下清秋”,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游客的歌声传遍整个山林,秋天的黄叶从空中飘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多样性。同时,它也是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力量的一种感慨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