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朱实饱经霜,信手拈来满座香。
有柚愿教兄弟合,成林休虑子孙忙。
厥包锡贡来天府,作诵留名重楚湘。
但得贞心能不改,纵令移植亦何妨。

【注释】

咏橘:咏颂橘子。橘子在洞庭湖一带生长得特别好,满树都是,而且果实丰满,经霜雪而成熟,十分可爱。信手拈来满座香:意思是说橘子的香气四溢,随手可以摸到,满座都是。信手拈来:随意取用。

有柚愿教兄弟合:意思是说橘子愿意和柚子一起生长,结为兄弟。柚,柚子;合,在一起。

成林休虑子孙忙:意思是说如果让橘子成片成林地生长,不必忧虑子孙后代会忙于采摘。成林:成片的树林。

厥包锡贡来天府,作诵留名重楚湘:厥,指橘子;锡贡,进贡;天府,四川盆地;作诵,歌颂;留名,流传美名;重,推崇。意思是说橘子被进贡到京城,受到人们的喜爱,流传着它的美名,被推崇。

但得贞心能不改,纵令移植亦何妨:但得,只要;贞心,保持自己的本性;改,改变;纵令,即使;移植,把橘子移到其他地方栽培。意思是说只要保持自己的本性不改变,即使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去栽培,又有什么妨碍呢?

【赏析】

这首诗写橘,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咏橘来表达人生理想与信念的坚定执着。前二句赞美橘树不畏风霜、茁壮成长的品质;后两句则是对人的一种祝愿,鼓励人坚守正道,不为外物所动。全诗立意高远,格调清新俊逸。

首联“洞庭朱实饱经霜,信手拈来满座香”,写橘子的外观和气味。橘子在洞庭湖畔生长得很好,经过霜雪的洗礼,变得更加饱满圆润。它的味道浓郁芬芳,随手就可以摘下一个来闻一闻它的香气。这里的“朱实”是指成熟的橘子,而“饱经霜”则形容它经历了严寒的考验,更加美味可口。同时,这也是一种赞美之情的表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颔联“有柚愿教兄弟合,成林休虑子孙忙”。这里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观点。橘子愿意和柚子一起生长,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如果它们能够长成一片森林,那么就不必担心子孙后代会忙于采摘。这两句是对人的祝福和期望。橘子和柚子都是柑橘类水果,它们的生长习性相似,能够互相扶持,共同成长。因此,它们之间可以成为朋友,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而如果它们能够长成一片森林,那么就不必担心子孙后代会忙于采摘。因为森林中的各种树木相互依存,共同抵御外界的威胁。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颈联“厥包锡贡来天府,作诵留名重楚湘”。这里通过典故来表达诗人的观点。橘子被进贡到京城,受到人们的喜爱,流传着它的美名,被推崇。这是因为它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它还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眷恋和热爱之情。

尾联“但得贞心能不改,纵令移植亦何妨”。这是诗人对于个人品质的强调和期待。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被外界所动摇。即使被移植到其他地区,也要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变,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对人们的一种鼓舞和激励,也是对个人品格的一种追求和升华。

这首诗以橘子为载体,通过对橘子的描绘来寓意人生的哲理。它告诉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不被困难所吓倒,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同时也要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事物,感恩生活,积极向前。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