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云垂天,昏昏月照暮。
悠悠意如往,肃肃情如赴。
依依怀古欢,戢戢抱新慕。
嚣然若共语,切切劳人诉。
悄然若孤游,惺惺志土惧。
因君指上弹,遂造无人戍。
眷兹微族情,遥感汉秦故。
曲罢夜天高,寒星下庭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汪均之的作品,描述了他在寓斋中聆听弹琴的场景。诗中的“雁”指的是塞上鸣叫的鸿雁,而“琴”则是指弹筝的人。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莽莽云垂天,昏昏月照暮。
(注释:天空中飘荡着茫茫的大云,昏黄的月亮映照着黄昏时分的夜晚。)
悠悠意如往,肃肃情如赴。
(注释:悠远的意境仿佛回到了过去,严肃的情感如同奔赴战场。)
依依怀古欢,戢戢抱新慕。
(注释:怀念过去的欢乐,怀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嚣然若共语,切切劳人诉。
(注释:声音响亮如同与人交谈,急切地诉说着劳苦人民的遭遇。)
悄然若孤游,惺惺志士惧。
(注释:悄无声息如同独自一人游玩,忧国忧民的志士心中充满恐惧。)
因君指上弹,遂造无人戍。
(注释:因为你弹奏得如此高超,所以我来到了没有戍守的地方。)
眷兹微族情,遥感汉秦故。
(注释:思念这个小国的情感,向往着汉朝和秦朝的旧时故事。)
曲罢夜天高,寒星下庭树。
(注释:弹琴完毕,夜色渐深,庭院里的树上闪烁着寒冷的星光。)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弹琴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化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整首诗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又有细腻的个人情感,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