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寓武昌,我父官武冈。
武冈至浈阳,不及千里彊。
遣奴来视儿,慰藉增悽惶。
再拜遣奴归,还用慰高堂。
夜来卧空舟,忽复还家去。
武冈及武昌,分明一室聚。
宛转鸣榔声,无端又惊寤。
晚帆山影中,还疑故乡路。

【注释】

①辛巳:指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②武冈:县名,属湖南。③浈阳:县名,今广东省英德县。④遣奴:遣:打发;奴:仆人。派遣仆人。⑤凄惶:悲伤。⑥一室聚:一个居室聚集在一起。⑦宛转鸣榔声:形容江边渔夫打渔时的歌声。⑧还疑故乡路:还:又;疑:怀疑;故乡路:故乡的路途。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由广州至南雄时所作。诗的前六句写自己随父亲到武冈,又从武冈出发往浈阳。后十二句则是描写自己与父母团聚的欢乐情景。

首联“我母寓武昌,我父官武冈。武冈至浈阳,不及千里强。”点明了自己的身世和所居之地,也说明诗人与母亲相依为命。接着两句“遣奴来视儿,慰藉增悽惶。”“悽惶”两字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再接二连三地用三个动词:“再拜”“遣”“归”,把诗人对母亲的眷恋之情写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还用慰高堂。”则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安慰。

颔联“夜来卧空舟,忽复还家去。武冈及武昌,分明一室聚。”这两句是说自己夜里睡不着觉,躺在床上望着空空的船篷忽然又回到了家乡。诗人以“夜来”、“忽复”、“分明”等词语,把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活灵活现。

颈联“宛转鸣榔声,无端又惊寤。”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听到船夫们打鱼的声音而惊醒的情景。诗人以“宛转”、“无端”这两个词,写出了诗人听到渔夫们打鱼的声音而惊醒的神态。

尾联“晚帆山影中,还疑故乡路。”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看到远处的山影和江面的景象,误以为回到了家乡的情景。诗人以“还疑”这个词,写出了诗人看到远方的景象后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