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气开夕阳,河声转出郭。
兹楼何萧条,斯人不可作。
旷怀却横流,深情寄华酌。
保障讵言劳,游宴未为虐。
彼哉不知忧,亦竟不知乐。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需审清题干要求(本诗的体裁、手法、内容及观点态度),然后浏览每个选项,逐项分析。“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这是对诗歌的翻译。翻译要遵循忠于原意、信达雅原则,如遇难句可增删字词,但不可更改句子结构或增减词语。最后要注意人名、地名的书写。注意注释,并结合全诗加以理解赏析。
【答案】
译文:
徐州问黄楼已不再可以登高远望了。
山间的云雾散尽,夕阳照耀着天空。
这栋高楼显得格外萧条,而那个人也难以成材。
胸襟开阔却能排除俗念,满怀深情寄托在美酒之中。
保障责任岂止于辛劳,游乐宴饮并非就是坏事。
他们不知忧愁为何物,也不懂快乐为何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写景叙事兼有,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开头二句以“开”“转”作结,用“已不可登矣”四字点明时间与人事变化;“山气”三句写楼台之荒凉,人之憔悴,抒发作者对世事的慨叹;“旷怀”、“深情”两句写自己的胸怀和志向;末联写自己虽不忧不乐,但仍不改其志。
首联写楼已废而犹存。“山气开”,指山风徐来,天光渐朗,夕阳西下,云气消散。“河声转”,即水声回荡。“出郭”,指从城外传来。此句是说,山风徐来,天光渐朗,夕阳西下,云气消散,远处黄河的水声回荡在城中。“兹楼何萧条”,指这座高楼已经残破不堪,无人居住。“斯人”三句直抒胸臆,感叹那失意之人无法成就大业。“旷怀”指心胸开阔,不为世俗所累。“纵横流”指任凭世事变迁。“寄”意为寄托。“华酌”,指美酒。“深情”指诗人的情感,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美酒中。“保障讵言劳”,“讵”表示反诘的语气,意思是说保障国家的责任难道只是辛苦劳累吗?“游宴未为虐”,意思是说游乐宴饮难道就成了坏事吗?“彼哉”指代上文提到的失意之人。“不知忧”与“亦竟不知乐”两句是说那些失意之人不知道忧愁是什么滋味,也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味。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徐州时的感兴之作。作者借登楼远眺之机,抒发自己的政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