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不羁才,饥走万里外。
一身大布衣,昂首天地隘。
千金去弗顾,送酒乃下拜。
悲歌浩无方,举世称曰怪。
长安风雪中,谁与偿酒债。
【注释】
甲戌:即“甲申年”,即公元1044年。李生:指诗人的友人李毅。不羁才:不受拘束的才能。饥走万里外:形容远游万里,漂泊无定。一身大布衣,昂首天地隘:形容李毅身披破旧的布衣,昂然挺立于广阔的天地之间。千金去弗顾:形容李毅毫不在意金钱财富。送酒乃下拜:形容李毅在离别之际,送别友人却不顾礼节而下跪行礼。悲歌浩无方:形容诗人在风雪之夜高唱悲歌,声音洪亮传遍四方。举世称曰怪:形容诗人的行为与众不同,被世人认为是奇怪的事。长安:古都名,今西安。风雪中:形容天气严寒。谁与偿酒债:意思是没有人能与我共同偿还这杯饯别之酒的费用。
【赏析】
《忆李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和白居易的送别之作。诗中通过描绘李毅的形象以及他与朋友之间的友情,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感境界。
诗的前两句写李毅的不凡气质和远游的豪情。“李生不羁才,饥走万里外”,表达了对李毅不羁才气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他远离家乡、漂泊万里的孤独和艰辛。接着,“一身大布衣,昂首天地隘”,描写了李毅身披破旧的布衣,但昂然挺立于广阔天地之间的景象,展现了他的豁达和自信。
接下来四句进一步描绘了李毅的风采和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千金去弗顾,送酒乃下拜”,表现了李毅对于金钱的淡薄,更突出了他重情义、重友谊的性格特点。“悲歌浩无方,举世称曰怪”,则描绘了李毅在风雪之夜高唱悲歌,声音洪亮传遍四方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他的独特个性。最后两句“长安风雪中,谁与偿酒债”则是以李毅的遭遇来反衬自己的处境,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李毅不羁的才气和深厚的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的“李毅”、“风雪”、“长安”、“酒债”等关键词,不仅为诗歌增添了意境和深度,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