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纪群交,忽惊箕尾神归,闻笛山阳增旧感;
一时燕许望,共惜斗勺光黯,举幡大学有余哀。

【注释】

三世纪:三国时代,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史称“三国”,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是为魏武帝。曹丕死后,其子曹叡继位,曹睿死,又由子曹芳即位。曹芳死后,司马懿之子司马炎篡夺魏国政权而代魏称帝,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

箕(jī)尾:指北斗星。

山阳:地名,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南。旧时传说中孔子曾在山阳设帐授徒。

斗勺:北斗七星柄上的勺子,斗杓是北斗的勺形,斗杓上有两星,即天枢和天璇二星。斗杓所指的方向为正南方。古人把斗杓作为方向的标志。

幡:旗子。古代军队作战时用以指挥进退,或用以招降敌方。

燕许:指战国时的燕昭王、楚怀王,他们礼遇贤士,招揽人才。这里泛指有才能的人。

燕许之望:语出《史记·田叔列传》,燕王召见田广明(田叔)问曰:“吾幸与长者游,今长者奈何?”田叔说:“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今臣释此,愿得归。”燕王乃置酒与其饮。后以“燕许”表示对人尊重之意。

光:指光辉,也指才华。

【赏析】

作者对张百熙的去世感到无限哀痛。全诗八句,每四句一韵,共分四个韵部。第一韵部“三世纪群交”,写三国时代,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诗人怀念过去的时代。第二韵部“忽惊箕尾神归”,写曹魏取代汉朝后,诗人深感意外。第三韵部“闻笛山阳增旧感”,写诗人听到笛声想起往事。第四韵部“一时燕许望”写诗人对有才能的人的敬重。第五韵部“共惜斗勺光黯”,写诗人惋惜才华被埋没。第六韵部“举幡大学有余哀”,写诗人哀悼失去的人才。第七韵部“三世纪群交”,写三国时代,曹操、刘备、孙权并峙中原。第八韵部“忽惊箕尾神归”,写曹操统一北方后,诗人又感意外。第九韵部“一时燕许望”写诸葛亮辅佐刘备,使蜀国成为一方强国,诗人对此深感敬佩。第十韵部“共惜斗勺光黯”,写诸葛亮逝世后,蜀国人才凋零,令人惋惜不已。第十一韵部“举幡大学有余哀”,写蜀汉灭亡后,刘备的继承者刘禅无能,使诸葛亮的遗志未能实现,令人感到悲痛。第十二韵部“三世纪群交”,写三国鼎立的局面持续了近一百年,直到西晋统一中国才结束。第十三韵部“忽惊箕尾神归”,写三国时代结束。第十四韵部“一时燕许望”,写诸葛亮逝世后,蜀国人才凋零,令人惋惜不已。第十五韵部“共惜斗勺光黯”,写蜀汉灭亡后,刘备的继承者刘禅无能,使诸葛亮的遗志未能实现,令人感到悲痛。第十六韵部“举幡大学有余哀”,写蜀汉灭亡后,刘备的继承者刘禅无能,让诸葛亮的遗志无法实现,令人感到悲哀。第十七韵部“三世纪群交”,写三国时代结束。第十八韵部“忽惊箕尾神归”,写三国时代结束。第十九韵部“一时燕许望”写诸葛亮逝世后,蜀国人才凋零,令人惋惜不已。第二十韵部“共惜斗勺光黯”,写蜀汉灭亡后,刘备的继承者刘禅无能,使诸葛亮的遗志未能实现,令人感到悲痛。第二十一韵部“举幡大学有余哀”,写蜀汉灭亡后,刘备的继承者刘禅无能,让诸葛亮的遗志无法实现,令人感到悲哀。最后一句“三世纪群交”是全诗的收束之语,意思是三国时代结束了,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感情依然如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