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郭清江碧玉流,万峰簇簇出城头。
山川大好襟吴楚,文物当年敌鲁邹。
苜蓿何妨无一饱,皋比不道有千秋。
诸生请业纷纷至,也当昌黎馆下游。

【注释】

绕郭:环绕着。清江:指婺源的江,即婺源江。碧玉流:形容江水清澈如碧玉。万峰簇簇:形容山峰多而密。出城头:从城头向外看。襟吴楚:指婺源地当吴、楚之间的要冲之地。鲁邹:古国名,在今山东曲阜附近,春秋时为鲁、邹两国所辖。苜蓿:古代一种野菜,这里泛指食物。皋比(ɡēbǐ):古代的一种冠冕。千秋:比喻长久。诸生:学生。请业:请老师教书学习。也当昌黎馆下游:意思是说,我应当去参观游览那有名的“昌黎馆”。 昌黎:即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曾任监察御史等职。馆游:指观赏馆藏文物。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到浙江婺源后所作。诗人先写婺源的自然风光和历史背景,然后写自己游览的心情,最后以昌黎馆游结束全诗。

首句“绕郭清江碧玉流”,描绘了婺源江水的澄澈明净,如同碧玉一般。接着,诗人描绘了婺源周围的自然景观:山峰高耸,密集地矗立在城外,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一句既写出了婺源的山美,也表现出了婺源地势的特点。

诗人转而描绘了婺源的历史背景。他说,婺源地处吴、楚之间的要冲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婺源的重视和赞美。

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婺源历史的简单描述上,而是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感受:“山川大好襟吴楚,文物当年敌鲁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婺源的山水之美,足以让人陶醉,其文化积淀之深厚,甚至可以与鲁、邹这样的古国媲美。这种对比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婺源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崇敬。

诗人转入自己游览的感受:“苜蓿何妨无一饱,皋比不道有千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婺源的美食如苜蓿并不难找,但作为游客的我们却不妨尝试一下当地的美食以满足口福。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欣赏那些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古迹和文物,它们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深入研究。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诸生请业纷纷至,也当昌黎馆下游”。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有很多学者和学生都来到婺源,他们希望在这里学习和交流。我也愿意前往参观游览那有名的“昌黎馆”,以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这首诗通过描绘婺源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婺源深深的热爱和敬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崇敬,以及他乐于学习和交流的积极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