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荦儒宗,从大英大法各邻国,修睦归来,便退老田间,著述编摩,永垂盛业;
勤劳王事,后文正文襄诸荩臣,骑箕仙去,知相逢地下,激昂慷慨,共话时艰。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内容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综合考核诗句的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重点把握句子的意思,然后抓住关键的字眼分析。此题中,“挽郭嵩焘联”出自《送别》一诗,作者为梁启超。“大英”指英国,“修睦归来”即归心似箭;“著述编摩”指著书立说,“永垂盛业”即名垂青史;“骑箕仙去”指去世。“王事”指国家大事,“激昂慷慨”指振奋精神,充满激情;“时艰”指国家危难。
【答案】
译文:
卓越的儒者郭嵩焘,从大英大法到邻国都交往融洽,归国后退居田里,潜心著述,成就了不朽的业绩;
勤于政事的大臣们,辅佐君王处理国政,后来郭嵩焘去世,我们相聚在黄泉之下,共同激愤地谈论国家的危难。
赏析:
此诗写对郭嵩焘的追思。郭嵩焘是晚清杰出的外交家、改革家,曾先后出使英、法、意诸国,并协助总理衙门办理洋务事宜,有很高的政治声望和学术地位。诗中赞扬他“卓荦儒宗”,称赞他的功绩“永垂盛业”,表达了对他深深的怀念之情。诗的第二句“勤劳王事”四字突出了郭嵩焘的一生是“勤于政事”。第三句“后文正文襄诸荩臣”,表明郭嵩焘是辅佐君王处理国政的重要大臣。最后四句“骑箕仙去”是对郭嵩焘的追忆与悼念。诗人用典,以“骑箕”代指其去世,又以“仙去”形容其仙逝之速,形象生动。诗中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把郭嵩焘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感情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