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踏寒雨,攀跻到上方。
迷离江郭白,惨淡野云黄。
擐甲开边垒,舆尸载国殇。
廿年安户牖,阴雨莫相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根据要求从思想主旨、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即可。“廿年安户牖,阴雨莫相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情,也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
译文:
傍晚时冒着雨踏着寒气上到东山寺。迷离中只见江水边城墙一片雪白,惨淡的野云一片黄色。
披挂铠甲开垦疆场,把尸首运到边关垒上。二十年来百姓安居乐业,阴雨不断不要忘了我。
注释:
⑴东山寺:即东山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郊,为南朝梁武帝萧衍所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⑵薄暮:傍晚。⑶攀跻(qi):爬升,上升。⑷上方:指山顶,高处。⑸迷离:模糊不清的样子。⑹惨淡:灰暗,阴沉。⑺擐(huàn)甲:穿甲胄。⑻开:开拓,开辟。⑼舆(yú):推载。⑽国殇(shāng):阵亡的将士。⑾二十:指二十年前。⑿“阴雨”句:意思是说虽然阴雨连绵不断,但不要忘记了我这个为你操劳的人。⒀户牖(yǒu):门户,门窗。⒁莫相忘:不要忘记。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853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当时诗人正在江西当幕僚,因不满朝政而弃官归乡。他游历江南后回到家乡东山寺,看到寺庙被风雨摧毁,于是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傍晚”二句,写登临所见。诗人由东山寺登上高台,远望四周景色。此时正是傍晚时分,细雨飘洒,天气阴沉,江水与城郭都蒙上了一层白色。这两句看似平淡的描写其实蕴含着深厚的意味。“迷离”,不仅表现了环境的幽暗,更表现出诗人心情的迷惘、怅惘,暗示着他的身世之感。“惨淡”二字则写出了天色的阴沉,更显出诗人心境的悲凉。“江郭白”既写出了江城的荒凉,又表现了诗人的伤感之情。
“擐甲”二句,直抒胸臆。面对这样的局势,诗人不禁想到了当年开疆拓土的情景,想到那些为国家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今国家已经安定下来,百姓安居乐业,可是这些为国家流血牺牲的将士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再也听不到他们的战歌了。想到这里,诗人不禁感到十分痛心疾首。“擐甲”句化用《诗经·秦风·无衣》中的“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同仇!’”诗句,意为“披戴铠甲去战斗”,“舆尸”句则借用《诗经·小雅·车攻》中的“载清载酌,言告尔犹父”诗句,意为“将尸骨装进车里运送回家”。这两句的意思是:披着铠甲去征战沙场,把尸首运回故乡。这既是对过去战争生活的概括,又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的同情和谴责。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廿年”句,意为二十多年前我曾经为百姓安居乐业而辛勤工作;“阴雨”句则表明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体衰,但仍不忘为百姓谋福利的心愿,要他们不要忘记我这个曾经为他们付出过心血的人。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忠诚之心,也流露出他的忧虑之情。